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此乃常山趙雲,趙子龍將軍。說起來還是劉使君的舊相識。”蔡吉一面坦承著趙雲的身份,一面則回頭向趙雲示意道,“子龍,還不見過劉使君。”

“見過劉使君。見過曹司空。”趙雲跨前一步衝著劉備與曹操施禮道。

曹操並沒有因趙雲先向劉備致意而感到不滿,相反卻饒有興趣地回頭向劉備問道:“哦,劉使君認識趙將軍?”

劉備被蔡吉反將一軍後,自然也不能繼續再裝傻充愣下去。只得一拱手如實應答說,“備曾在界橋之戰與趙將軍並肩作戰。蔡使君能得如此萬人敵相助真是羨煞旁人。”

“劉使君過獎了。使君帳下的陳將軍不也是萬人敵?”蔡吉故意將話題扯到了劉備身後的陳到身上。

蔡吉與劉備的一番針鋒相對,令曹操頗為滿意。須知有關劉備靠東萊的商船過淮河之事曹操早有耳聞。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若說對二人合作沒有戒備,那是不可能的事。不過這會兒眼瞅著蔡吉與劉備互相拆臺,曹操便暫時放下了顧慮,哈哈一笑,和稀泥起來,“無妨無妨。此番東征能得眾多猛士相助,區區呂布又何足道哉。”

曹操說到這兒,忽然神色一凌,大手一揮,殺氣騰騰道,“來人,上祭品”

“喏”

隨著曹操一聲令下,不多時高臺下的曹軍押解了一群衣衫襤褸之人出來。但見人群之中既有身著短衫的武夫,也有披著長袍的文人,有老有少,乍一看去頗為雜亂,卻並沒有婦孺摻雜其中。然而還未等蔡吉鬧清楚曹操所說的祭品同這些人有什麼關係之時,曹軍便已當著眾人的面將一干俘虜統統趕入了先前令蔡吉頗為好奇的深坑之中。

直到此時蔡吉才恍然大悟,原來底下那坑竟是用來坑殺俘虜祭旗用的。所謂祭旗就是,古代軍隊首領在出徵之前,殺死某活物,以該活物的生命祭祀神靈,以求得神靈庇佑的一種儀式。蔡吉出征時也祭過旗,但用的是三牲,即馬、牛、羊。袁紹、袁譚出征時倒曾用過活人祭旗,可那也只是一兩個俘虜。而此刻曹操竟要用近千條性命來祭旗如此血腥的作風遠遠超出了蔡吉對祭旗概念,以至於腦海中頓時就冒出了兩個字——屠城。

話說,史書上有不少關於曹操進行大屠殺的記錄,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初平四年(193年),攻陶謙,徐州大屠城”;“興平二年(195年),曹操破張邈,屠雍城”;“建安三年(198年),徵呂布,屠彭城”;“官渡之戰,坑殺袁紹降兵七萬”;“建安九年(204年),攻袁尚,屠鄴城”;“建安十二年(207年),徵烏丸,屠柳城”。

這一刻,蔡吉忽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正在親眼目睹“曹操屠彭城”事件。雖然在漢朝,屠城並不代表殺盡城中所有的老弱婦孺,而是指屠殺城內與敵軍有關的人員及俘虜。可無論目標是誰,屠殺終究是屠殺。蔡吉可以容忍戰場上數萬人的死亡,因為那是戰爭,殺與被殺機會都是對等的。但是將一群手無寸鐵之人趕入大坑中活埋,是蔡吉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的一件事。

幾乎在不假思索間,蔡吉挺身向曹操阻止道,“司空,強敵在前,不宜先事其小,且殺降不祥。”

蔡吉此話一出立即引來了眾人的側目。站在蔡吉身旁的趙雲眼中更是閃爍著讚許之情。但是曹操對蔡吉的說法卻顯得無動於衷,反倒是冷哼一聲揚言道,“殺降不祥?孤從不信此等妄語。孤只知孤曾發出檄文昭告天下,降者免屠。這些人既然敢擋孤大軍,就活該被屠”

然而面對曹操的嗜殺氣焰,蔡吉並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用更加堅定的口吻進言道,“若是如此,司空更應該赦免這些人。難道司空想讓治下之城,日後也因害怕屠城而開城投降?”

蔡吉這記以子之盾攻子之矛,令曹操不禁為之語塞。就在這當口,一直沒有發言的劉備也跟著跨前一步向曹操勸諫道,“司空,蔡使君言之有理。殺降不祥,還請司空三思而行。”

曹操看了看面色微微漲紅的蔡吉,又瞅瞅了一臉大義凜然的。突然神色一變,悠然撫須道:“罷了,今日且看在兩位使君的面子上,姑且赦免這一干罪人。”

蔡吉見曹操終於收回了成名,當即長舒一口道,“謝司空成全。”

而劉備亦跟著奉承了一句,“司空真乃仁義之師。”

不過曹操並沒有將蔡吉的感謝與劉備的奉承放在心上,卻見他回頭向身後的典韋輕聲吩咐了一下。典韋聽罷立即領命,走下高臺,從底下一下一干俘虜之中提了一個身材壯碩的男子上來。但見這男子一上高臺便向曹操跪地致謝道,“曹性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