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切好說,萬一失敗,我們需要早作準備!”
“失敗得勝,沒有多大區別!天軍一定要來攻城的,我們都要早些準備!”一個甕聲甕氣地聲音說。正是總兵趙猛。
正在議論不絕,三兄弟急匆匆走了進來,他們也是和這兩位文武大員頗為熟悉,就直接走了進來。
聽了二人的彙報,張天賜馬上再一次提出了計劃。
這個計劃以前已經提出過,但是被否決了。
這回馬上就真刀實槍地幹了,這個計劃又被提了出來。
二位軍政大人,這個時候也比較識大體了,沒有猶豫就同意了張天賜的謀劃。
要論排兵佈陣,所有人加在一起,也不如張天賜。
三個人聯合修書一封,去兩處催促援兵,一封送到上司長德府,一封送到省城常沙。
這些書信,不但是求援,也是通報情況,讓他們知道天軍的進展。
然後,主力部隊,包括清兵還有大部分張家團練,佈置守城。
最後,派出張豹率領一千張家子弟兵,出外執行任務。
所有軍事部署,都由張天賜負責;文佐則負責安民和動員他們支援守城。
趙猛也放下驕傲,表示聽從指揮,讓幹啥就幹啥。
張天賜父子四人回到張家大院,立即召開了緊急全族大會。
待大家到齊,張天賜也有囉嗦,直接釋出了族長令,把族內的第二梯隊團練預備役直接提升為現役,在組織一支三千人部隊!
他讓張龍率領這些人,然後做一些準備,等待招呼的訊號。
張家人也確實是訓練有素,族長令一發出,這三千人立刻就集合在一起,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事力量已經形成。
張天賜自己則登上了城牆,到第一線去指揮。
這時麥軻率領大軍已經尾隨而至,共有八個團,外加特種部隊二千人,包括各種原素和各種智慧要素的專家。
按麥軻的策略,就是殺雞用牛刀!泰山壓頂,速戰速決!
。(未完待續。。)
第921章 道德考試三題
老小子一邊領著人去他們家族聚集的地方走去,一邊給麥軻等人講述他們的風俗習慣。
幾個人聽得,一邊津津有味,一邊瞠目結舌!
心道,這肯定是李聃的後代了,否則,怎麼會如此的不拘一格?如此的獨具特色?如此的與風俗習慣格格不入?如此的對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遵循的的東西不屑一顧?
比如,他們的倒騎青牛,就有說頭,說頭還不少。
張果老倒騎毛驢,就一個人及驚世駭俗,大眾以為只有仙人才這樣倒行逆施。
可是老小子家族呢,人人都如此。
聽老小子說,他們的家族有青牛十萬頭,這些青牛都是和老子騎的那頭一樣,從來就沒有和其他牛種混雜過。
所以老子的後裔,人人騎青牛,這既是他們的代步工具,又是他們的夥伴。
為什麼倒騎呢?
據老小子講,這是老祖宗老子思想和行為的集中反映。
老子騎牛西去,實際上是一種返古的集中體現,因此,倒騎牛代表了思想和行為都要與古代的標準看齊。
為什麼要返古呢?那是因為老子認為人類在古時候,生性純樸,最接近那種沒有汙染的自然狀態,而人類發展的結果,就是越來越敗壞,而老子所處的那個朝代,函谷關東的中原地帶、以及他自己曾經當官吏的楚國,都是**奢華,遠離了他所崇尚的道德標準。
因此,他就毅然棄國而去,出函谷,反而去那些沒有開化的胡夷之地。
聽老小子這麼一講,麥軻才知道。老子本人,老子以降的老子家族,所有人的思想和標準,都是和後人、尤其是近現代人不但格格不入,而且正好相反!
後人認為是越現代化越好,老子則認為越現代化越糟糕!
怪不得老子逃離那些俗世的繁華;怪不得老子後人全都倒騎青牛!
這個簡單的怪異行為。原來隱藏著如此之深的思想和標準。
麥軻和老小子談得投機,渾然不覺到了一處地方,已經遠離函谷,有一片場地,四周圍繞山嶺,上面松柏茂盛,哪怕是初春各處都是枯黃的野草,那些樹林毅然鬱鬱蔥蔥。
又走了一會,前面又是一亮。一片遼闊的原野。
靠山根的地方,有左右兩片茅草屋區,右邊有一個高大石碑,上面刻有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