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們負責打打下手。中國古代的工匠們真是聰明,看馬雲龍裝配好,演示完工作原理後,馬上就明白了機械原理,還對馬雲龍的設計提供自己的經驗和看法,一些建議頗合現代力學原理。看來中國傑出的古代工匠們,是非常聰明的,如果他們會總結經驗,形成一套理論,那麼古希臘的許多物理發現,應該是屬於中國人民的,也許輪不到牛頓出生,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早就屬於偉大的中國人民了。

可惜中國人自古尊崇會舞文弄墨的文人書生,看賤商人和工匠,使得中國人越來越封建和愚昧,經濟和科學越來越落後,千年之後落得捱打受欺負的份。現在中國人才明白,只有商人能搞活發展經濟,過去高超的工匠其實就是現在的科學家,有了科技知識就能富國強兵。會讀四書五經,就能治國平天下?能文善畫就是文明標誌?這在西方人眼裡不過是業餘愛好。

如若在秦漢時期,中國人能改變觀念,尊崇從商和從事匠作之人,至少跟孔孟之道平起平坐,那中國文明的發達一定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言歸正傳!再說十天期限很快就到,當馬雲龍抬著這些先進的工具,擺在扶蘇和蒙恬面前時,他們頓時傻眼了!

馬雲龍抬來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玩意?見都沒見過。這些設計製造好的工具擺在扶蘇和蒙恬面前時,見多識廣的他們瞧著這稀奇之物直髮愣。像武器似的頭尖尖的鐵棍還能理解,但大輪子與小輪子互相連線著,實在看不懂,既不像車子,又不像石磨,安在半空中不知道有何用處。

馬雲龍得意的介紹他的新發明,原理如下:將這套工具架在高臺之上,繩子落在十幾丈甚至幾十丈的下面,轉動輪子上把手後,可以很輕鬆的拉起很重的磚石。而這根尖尖的鐵棍叫撬棍,可以幫助工匠撬動堅硬的大塊石頭。然後又介紹了一些適合砌牆的工具。

講述完這些工具的原理後,他又拿起一絹帛,將他工程組織管理介紹給了蒙恬。蒙恬聽後連連點頭,說他試試看。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蒙恬按照馬雲龍的指點,改善了工程組織管理,使用了他的先進工具,勞動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果真節省出不少的人力出來。

這些節省下來的人力又使蒙恬犯起愁來,原因是這些肥美的土地處在兩國交界之地,經常有強悍的匈奴騎兵在此侵擾,很難在此耕種。這倒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但難不倒馬雲龍,他要求到邊境上去看一看,然後再給出答案。蒙恬答應他的請求,陪他到邊境去看一看。

馬雲龍偵查回來後,又問了匈奴那邊的情況,心中有了大概的構想。他想到外交交好的計策,他打聽到跟蒙恬對峙的那個匈奴王爺較其他匈奴王爺窮。這是因為這位匈奴王爺所處的領地,經常要與秦國交戰,肥美的草原不能好好利用來放牧,所以這裡的匈奴老百姓比較貧苦。馬雲龍決定去跟這位王爺結盟交好,大家共同開發這肥美的土地資源。

蒙恬是軍人出身,他不善於政治,他覺得馬雲龍的計策可能行不通。兩國曆來交惡,匈奴那邊誰願意跟秦王朝共同開發土地?大家不打仗就不錯囉!但此時蒙恬很信任馬雲龍,見他暫時不願多說原因,也就不再多問,全按他的意思辦。

馬雲龍的計策主要目的就是跟匈奴人談判,為了能賺夠談判的資本,馬雲龍建議蒙恬組成驃悍的輕騎兵,發揮秦駑攻擊距離長的優點,組成若干小分隊去射殺匈奴人的馬匹和牛羊,數量越多越好。而後率領餘下的民眾去開渠引水,眾人都不解,開出的水渠不是幫匈奴人澆灌肥美的草原和肥壯的牛羊了嗎?馬雲龍不吭聲,不做任何解釋。

過了一段時間,馬雲龍請蒙恬派特使與他一起去跟匈奴人結盟,扶蘇聽後說他瘋了,這必須先上奏朝廷才能派特使,否則會獲罪。馬雲龍為安慰扶蘇,才告訴他真相:“公子殿下,我們這次是暗自結盟這個匈奴王爺,目的是雙方能夠共同開發這塊肥美的土地,造福於兩國人民,而且有助於邊疆安定,乃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為什麼不做呢?若上報朝廷,必將讓匈奴單于知曉,他是絕對不允許兩國結盟的,即使他願意結盟,也是背信棄義,想騙取我大秦帝國的財富,我們何必多此一舉?!”扶蘇理解了馬雲龍的計策,同意了他的想法。馬雲龍於是負命前去匈奴,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匈奴人,解開了他多年的疑惑。以前他看歷史書的時候,以為匈奴人即是蒙古人,看來是大錯特錯。匈奴人長得一點不像蒙古人,倒有點像西亞人或者中歐的匈牙利人,不過也許同生長在這片草原上的緣故,他們與後來的蒙古人都是體格壯碩,騷腥氣濃味十足,在他們身邊聞起來不習慣。匈奴人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