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應了一聲:“諾!”
施禮退後,然後來到馬雲龍跟前敬酒說:“先生昨日之事,想得如何?本將軍可等著先生回話,先生如若賜教,本將軍定不會虧待與先生的。”
馬雲龍跪起身,回敬酒道:“今日為公子殿下的接風酒,應盡情狂歡才是,此事改日再商議,如何?”
蒙恬應了一聲,笑了笑,返回到了他的座位。
第二日,蒙恬領著二人出城,來到建築長城的工地上。只見蜿蜒不見邊的長城,少部分修造好,大部分還在清理和搭建城基。密密麻麻的人群正頂著烈日,揮汗如雨的建造這宏偉的古代奇蹟。
馬雲龍深陷其中,內心無比的激動,歷史的教科書只能用文字來描述修築這座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建築是如何的艱辛,而他現在卻真真實實的目睹這座人類最偉大建築之一的全部建造過程,他後悔沒帶來攝像器材,否則可以真實記錄二千多年前,這浩大無比而又無比艱辛的建造工程。馬雲龍是建築設計出身,所以他很仔細的觀察長城的建築設計工程,特別是對城磚的運輸和城牆修造的工具十分的感興趣,看一看古時候在沒有現代起重機和先進的建築工具之類的東西,是怎樣施工建設的?所以他曾多次停下來向監工和工匠詢問。
巡視大約二個多時辰,蒙恬帶著二人,回到了距工地六里地遠的軍營,馬雲龍戲稱這裡的軍隊是“長城軍團”蒙恬聽著很受用,連稱改得好。
三人就在軍營中邊吃邊聊,扶蘇問蒙恬在這裡有什麼困難時?蒙恬愁苦的臉不說話。扶蘇覺得很奇怪,於是問他原因,鼓勵他直說無妨。蒙恬這才說出原因。
原來蒙恬在這裡即要修築長城,又要抵禦匈奴的侵犯,受到兩重的壓力。本來指揮打仗,指揮幾十萬人建造長城,並不會難倒蒙恬。他最苦惱的是缺人少糧,他曾多次向始皇帝陛下上奏,都被批迴。李斯丞相代表始皇帝通報蒙恬,現在國家既要修建浩大的皇陵,又要建三百里地的阿房宮,需要的人數很多,多年的戰爭使得國家人口銳減,國家是不能再多撥人和糧食給他。
扶蘇聽到蒙恬的講述,無可奈何的搖搖頭,他也是幫不上忙。他很清楚現在國家的情況,幾處浩大的工程,已經使得這個國家,國困民乏,入不敷出,實在很難再支撐下去了。
現實是殘酷的,沒有任何的支援,但任務你必須得完成,否則會有抄家滅族的危險,這就是大秦帝國最嚴酷的律法。扶蘇雖然是始皇帝的大兒子,但他到這裡來沒完成應盡的職責,一樣要受到處罰。
()好看的txt電子書
第110章
若需要正當扶蘇和蒙恬為孤立無援而唉聲嘆氣之時,馬雲龍放下他手中在長城工地上的紀錄,神態輕鬆的說道:“鄙人倒覺得可以解決,不但能按時完成任務,還能使將軍有富餘的錢糧以備戰時之需。”
兩人聽到馬雲龍有辦法,眼睛頓時亮起來,急催他快快道來。馬雲龍胸有成竹的挺挺身,輕咳了一聲道:“鄙人剛才在長城工地上看過了,經過思考計算後,發現其實不需要那麼多人。只要組織有序,發明些先進的工具,至少可以省去四分之一的人數,這多餘的人可以去耕種這裡肥沃的土地,這樣不好嗎?”
蒙恬:“先生說得輕巧,我這裡已經是全國最好的組織工序了,工具也是全國最好的,跟始皇帝陛下的陵寢修建工程可以有得一比。若再改進的話,可如何做起?”
馬雲龍:“將軍在人手調配鄉上有些重複,有些工序不需要那麼多人重複設定的幹,如果能省出這些人來豈不是更好。至於先進的工具,鄙人保證在十天之內設計完成,但需要將軍安排人手給予配合,如何?”
蒙恬:“只要先生能做得,本將軍自當竭力配合。”
扶蘇也跟著附和,表示只要馬雲龍能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需要哪些幫助?儘可提出。
馬雲龍領命而去,他邊走邊想:“我是從現代社會過來的,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建造工程的組織確實有些問題,但問題不大。主要的問題是工具太落後了,光運輸就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如果我能設計出省力的運輸工具,豈不是大大節省勞動力。
這十天馬雲龍足不出戶,專門研究問題,經常召集工匠按他所畫的圖紙來製作,然後指揮兵士們做實驗,忙得不亦樂乎!
工匠們第一次接觸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圖形,而且還要按圖形所畫的造出這些東西來,一下子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大家都不會做。馬雲龍只好讓他們先按圖形的形狀做好,主要裝配工作由他負責,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