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川端康城出生於1899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是日本新感覺派作家。

所謂新感覺派是日本20年代初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但1920年爆發了經濟危機,給社會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難,社會上蔓延著一種虛無和絕望的思想,以及西方貪圖瞬間快樂的風氣。

新感覺派認為,人們要以視覺、聽覺來認識世界和表現世界。

他們認為藝術家的任務是描寫人的內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現實,他們強調主觀和直感的作用,認為文學的象徵遠比現實重要。

新感覺派傳入中國,在20年代的上海風靡一時。

這類小說大多取材於大都市的病態生活,透過描寫大都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現象和世相世態,暴露出都市男女的墮落與放縱、寂寞與空虛。

非常適合上海灘十里洋場的氛圍,成長為中國最完整的現代主義小說流派。

在後世,新感覺派的代表人物叫做莫嚴,他的《透明的紅蘿蔔》以構思的奇特、感覺化、體驗化的敘事方法和空靈的意境震動了文壇。

在西方文壇,這種寫法叫做意識流。

在日本,意識流加上日本特有的唯美主義就成了新感覺派。

中國作家則力圖相容各種不同的表現手法,把“心理分析、意識流、蒙太奇等各種新興的創作方法,納入了現實主義的軌道”,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感覺派”小說。

林子軒對意識流一點都不陌生,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芙就是意識流的代表作家。

兩人在信件中交流了這種寫作方法。

意識流的故事敘述不是按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透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

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係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緊密的邏輯聯絡。

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

公認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有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喬伊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