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可能是林子軒第一次進行這麼正式的採訪,想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不能讓西方記者認為中國人的思想都那麼古板,就說了一些大膽的設想。

沒想到給這位西方記者造成了困擾。

總得來說,雙方交流的還算愉快,《時代雜誌》的攝像師還給林子軒拍了一張全家福。

也就是林子軒和馮程程的照片,包括他們還沒有出生的孩子,這張照片不會刊登在封面上,而是會放到雜誌裡面的採訪內容之中。

照片中,林子軒穿著長衫,站在後面,馮程程穿著一套林子軒設計的孕婦裝,把雙手放在略顯凸起的腹部,依靠在林子軒的身上。

兩人對著攝像機微笑,一臉幸福的模樣。(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

三天的採訪結束,《時代週刊》的記者並沒有離開上海。

他知道印度詩人泰戈爾即將來到上海,對中國進行訪問。

這是兩個古老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泰戈爾在西方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對於西方媒體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新聞價值的文化事件。

而且,到時候,林子軒會和泰戈爾會面,兩位遠東地區不同國家的文壇領袖見面一定很有意義,可以作為趣聞放到他的採訪內容裡面。

於是,這位記者決定見證了這個時刻之後,再到北平採訪吳佩浮。

他要拍攝兩人握手的照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兩位文化領袖的握手”。

泰戈爾已經六十多歲了,林子軒不過才二十四歲,這種年齡上的強烈對比應該很有意思,既是一種文化上的交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傳承。

從一張照片中能夠解讀出很多的意味,這正是一條好新聞的價值所在。

《時代週刊》的記者認為林子軒年輕,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保持這樣的文學創作熱情,他對於將來林子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會太過驚訝。

因為林子軒瞭解西方社會,知道西方讀者喜歡什麼。

不過這位記者對中國文化界對於泰戈爾的態度極為不解,他在上海閱讀的英文報刊上,出現了一些爭議性的文章,中國文化界似乎不怎麼歡迎那位印度詩人。

林子軒只好解釋說那只是一部分人的觀點。不代表整個中國文化界。

他一直避免西方記者對此進行深入的瞭解,他在採訪中提到了在中國正蓬勃發展的新文學。卻沒有提到新文學正處在分裂的關口。

他也沒有提到泰戈爾的來訪在中國文化界造成的混亂,這有點家醜不可外揚的意思。

隨著泰戈爾訪問中國日期的臨近。報紙上攻擊泰戈爾的文章越來越多。

相對應的,以梁啟朝和徐至摩為代表的學者不遺餘力的鼓吹泰戈爾,正在將泰戈爾神化。

雙方可謂是旗鼓相當,陣營分明。

讓林子軒沒想到的是在批判泰戈爾的人中還有沈燕冰。

在泰戈爾來到上海的當天,報紙上出現了一篇文章。

沈燕冰聲稱:“我們決定不歡迎大聲歌頌東方文明,把我們的年輕人領向這個文明,使他們在沉思中尋求慰藉並受到毒害的泰戈爾……”

林子軒之所以覺得奇怪,是因為沈燕冰是商務印書館的員工,這次邀請泰戈爾正是商務印書館在背後操作的。

而且。沈燕冰以前也是泰戈爾的擁護者,還翻譯過泰戈爾的詩作。

在《小說月報》發行泰戈爾專刊的時候,沈燕冰積極的參與其中,介紹了泰戈爾的生平,並沒有反對泰戈爾的意思。

如果是郭沫偌這麼做,林子軒不會如此驚訝。

只是現在的郭沫偌已經顧不上泰戈爾了,他的《創造週刊》賺不了錢,沒有資金支援,不得不停刊。創造社的成員各奔東西,就此離散。

他自身更是窮困潦倒,在上海混不下去,只好返回日本。

林子軒和沈燕冰不怎麼熟悉。就是驚訝一下,他和徐至摩一起趕往碼頭去迎接泰戈爾。

徐至摩是講學社的代表,會全程陪同泰戈爾在中國的行程。兩天前就來到了上海,和他們同行的還有美國《時代週刊》的記者。

無論中國的文化界如何爭論。泰戈爾還是如期到來。

1924年3月21日,泰戈爾從印度的加爾各答乘船出發。開始了他的首次中國之行。

4月8日,泰戈爾抵達香港,孫仲山派專使帶去了歡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