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他們又看不懂,不具有證明效力,也可能是林子軒翻譯季鴻明的作品。
有關筆名的爭論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可漢語拼音是什麼?能吃麼?
至於季鴻明和林子軒的說辭,各有各的道理,但季鴻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這些美國人是從波士頓本地隨機選擇的,不是都具有大學教育背景,也可能只是普通的工人,對於文學上的事情根本搞不清楚。
他們判斷的標準更多的是依靠直覺。
而季鴻明的律師把林子軒塑造成了一個有錢有勢的惡霸,很容易引起陪審員對於季鴻明的同情心。
當然《亂世佳人》對陪審團也有一定的影響,這說明林子軒有寫作暢銷小說的能力。
這是一場心理的較量。
陪審團的成員爭論不休,從上午到下午,還是沒有結果。
在陪審團中,有八人支援季鴻明,另外四人支援林子軒,達不到九人的多數。
按照法律規定,如果陪審團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討論,仍然無法調節分歧做出裁決,這樣的陪審團稱為“死結陪審團”,此時被告可以請求法官直接判無罪,原告也可以請求重新審判此案。
終於,其中一名白人改變了立場,支援季鴻明。
他改變立場的理由是《亂世佳人》對於美國南方社會的描寫不實,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三觀不正。
他不會把這個理由說出來,但這個因素的確影響到了他的判斷。
彼得遜律師沒有想到,波士頓是一座北方城市,在這裡生活的都是北方人,《亂世佳人》的出版可以證明林子軒的寫作才華,也能引起北方人的反感。
特別是一箇中國人站在美國南方人的立場寫這樣一部小說,更是得不到北方人的理解。
如果這件案子在亞特蘭大審判,林子軒必然會獲勝。
或者等過了幾年,《亂世佳人》徹底征服美國人後,林子軒也可能會獲勝。
這就是時間和地域的影響,所以說,法律從來都不是絕對公正的。
法庭的判決出來,林子軒敗訴。
“林,這次我們的運氣不好。”彼得遜律師安慰道,“沒關係,還有下一次。”
彼得遜律師有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但林子軒耗不起,他不可能一直呆在美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他要的是速戰速決。
或許,應該用一些法庭之外的手段了。
第七十二章 法庭之外的手段
林子軒託人給季鴻明送了一封信。
信中說官司敗訴,他要回國了,不想再折騰著上訴了,他不可能無限制的留在美國,只想在臨走前見季鴻明一面。
大家都是中國人,林子軒希望季鴻明在美國能好好的生活下去。
新年將至,就讓我們一起度過這個在異國的節日吧。
季鴻明收到信件,頗為驚訝。
這是鴻門宴?
季鴻明第一個感覺是林子軒氣急敗壞,想要幹掉他,不過他隨即輕笑起來。
這裡是美國,林子軒不敢這麼做,否則他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他背後的關係在美國毫無用處,林子軒不會用自己光明的前途和他同歸於盡。
為了《老人與海》,別開玩笑了。
季鴻明知道林子軒又寫了一本《亂世佳人》,在美國比《老人與海》還受歡迎,林子軒雖然官司敗了,但僅憑著《亂世佳人》也能揚名美國了。
那麼林子軒為什麼要邀請他相聚呢?
是為了和解?
季鴻明將心比心,並不相信,他覺得林子軒想出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林子軒官司失敗,氣不過,想要當面斥責他一番,這應該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了。
他要不要去赴宴呢?
季鴻明沒有被人罵的嗜好,他現在是勝利者,沒必要去找不自在。
自從法院宣判後,以前對他冷淡的記者和出版商紛紛找上門來,準備繼續合作,他又可以過上舒心逍遙的日子了。
季鴻明正處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勝利者不需要理會失敗者的哀嚎。
他果斷拒絕了林子軒要求見面的請求。
然而,林子軒並不氣餒,又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真的只是想要和解,沒其他意思。
並寫下了兩句詩表明心意“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季鴻明承認這兩句詩寫的還不錯,不過還是無法打動他,在他心裡壓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