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阿倍仲麻呂

揚州官驛中四個身影面對面盤坐在床榻上,面前擺放著精緻的酒菜,一位長著模樣的老者頭髮有些發白,乾枯的手掌抓著一雙筷子,夾起盤中的菜餚在口中細細的品嚐,少許之後,又夾起另外一盤菜餚,臉上的表情變得越來越豐富,眸子裡異樣的光芒閃動。

“不錯!這醉仙樓的菜餚果真有特色,色香味俱全,烹飪手法獨特,沒想到來大唐這些年,竟然差點錯過如此美味!”

一面容清秀的男子微微笑道:“吉備副使,這醉仙樓的名聲已經在河北享譽美名,這些佳餚正是出自鹿泉縣甄乾之手!”

“哦!藤原君口中的甄乾可是那寫‘愛蓮說’之人?”

說話兩人中,一人正是和甄乾一起返回揚州的藤原刷雄,而另外一名老者便是這次遣唐使副使吉備真備,兩人的對話引起了其他兩人的目光。

一名身材中等,面容有些憔悴的老者緩緩道:“大唐人才輩出,沒想到這首絕妙好辭竟然出自一位年輕人之口,倭國何時才能有這樣的年輕俊傑出現?”

老者話一出,其他三人臉色都有些黯然,坐在上首的一位老者將面孔轉向藤原刷雄道:“你這次去鹿泉縣拜會甄乾可有收穫?”

見上首老者說話,藤原刷雄臉上的表情變得更加的恭謹,身體也微微的屈身道:“回藤原正使,這次去鹿泉縣幸不辱命,正要向正使彙報此事”,說著從懷裡取出幾張書卷,雙手舉過了頭頂緩緩的放在了老者的面前,“這次遇見甄乾,沒想到又偶得幾首佳作,請正使過目!”。

老者臉上閃過異樣的神采,藤原刷雄口中的藤原正使正是這次遣唐使使節藤原清河,藤原清河心中有些愕然,對於自己這個旁族中的晚輩瞭解頗深,藤原刷雄雖說不上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在倭國也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可是聽他的口氣,對這個還未成見面的大唐才子已經是佩服尤佳,而這種心態就是在大唐長安也很少見到。

藤原清河接過藤原刷雄手中的書卷緩慢的展開,一旁兩人臉色也帶著稍許期待,目光都停留在了藤原清河的手中。

一抹異樣的神采從藤原清河臉上浮現,緊握著書卷的雙手微微的顫抖了起來,能夠感受到藤原清河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面頰紅潤,眼眸中閃過一絲的精光,口中突然道:“妙哉……好詞,沒想到今日能得到如此佳作,平生無憾耶!”

說完藤原清河用顫抖的手抓起面前的一杯酒一口飲下,這才稍微平息了胸中波瀾起伏的情緒,表情有些凝重的將手中的書卷遞給了另外兩人,看樣子有些不捨。

見藤原清河如此的失態,另外兩人心中大奇,連忙接過書卷展開,不多時臉頰上的表情也變得和藤原清河一般。

這時藤原清河才慢慢的開口道:“阿倍仲麻呂,你在大唐學習多年,可曾見過如此佳作,恐怕此人已經可以和李太白比肩了吧!”

藤原清河口中的阿倍仲麻呂是遣唐使中最為傑出之人,出生於奈良一貴族家庭,父船守,官拜中務大輔,位至正五品上,跟隨遣唐使來大唐留學,取了一個漢名:朝衡(又作晁衡),字巨卿。開元年間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

阿倍仲麻呂天資聰敏,自幼勤奮好學,尤其酷愛漢文學。開元四年跟隨第八次遣唐船來到大唐,當時才十九歲,同行的還有比他大三歲的吉備真備。

到達長安後不久,阿倍仲麻呂就入了國子監太學,這是教育貴族子弟的高等學府。學生攻讀的重點是禮記、周禮、禮儀、詩經、左傳等經典。畢業後參加科舉,只有少數優勝者才能出仕任官。阿倍仲麻呂聰敏勤備,成績優異。太學畢業後參加科試,一舉考中進士。進士是高等文官仕補,它要求深通天下大政,長於詩文,是當時最受尊重的榮譽,因而也是學士們拼力爭奪的目標。阿倍仲麻呂作為一個外國人,取得進士的桂冠,說明他的學識確是出類拔萃的。

阿倍仲麻呂在長安學習期間和著名詩人王維、李白、儲光羲等都有過親密交往。儲光羲對他十分讚賞,曾寫詩《洛中貽朝校書衡,朝即日本人也》相贈,儲光羲的詩名在當時也因晁衡而遠播於東瀛,並被供奉於倭國京都的詩仙祠中。晁衡曾經送給李白一件倭國裘,李白很受感動。

酷愛中國文化的阿倍仲麻呂,不以自己的成就為滿足。為了繼續深造,他決心留在長安而暫不回國。阿倍仲麻呂的才華很快得到朝廷的賞識。不久他被任命為左春坊司經局校書(正九品下),職掌校理刊正經史子集四庫之圖書,輔佐太子李瑛研習學問。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這是一個被人羨慕、很有前途的職務。監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