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陽坊楊國忠的府宅門口燈火通明、人頭攢動,送禮的馬車將整條街塞得水洩不通,新年將至各地上京官員前來送禮的絡繹不絕,不管心裡願不願意,對於這位朝中當紅的宰相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送禮也許沒有任何的好處,但要是不送的話,壞處會立即降臨到頭頂。
就在昨天一名官員因送禮太輕被門衛扔了出去,結果沒到晚上就遭到了御史的彈劾,聽說罷官的旨意還沒下,這名官員又東拼西湊再次送上一份重禮,這才躲過了一劫。
送給皇帝的朝貢可以輕一點沒關係,但送給楊國忠的賀禮一分都不能少,沒有錢可以去京城錢櫃借,返回地方後再用官庫裡的錢彌補。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也用不著自己出錢,還能在楊國忠的心裡留一個好影響,何樂不為呢?
送禮的官員都知道這幾天楊國忠非常的繁忙,數錢數到手抽筋,自然沒時間接待自己這些小人物,把禮物送上便該做什麼做什麼。
楊國忠坐在書房中,手裡拿著一張長長的禮單,目光中充滿了恨意!
楊國忠原名叫楊釗,蒲州永樂人,張易之之甥,楊貴妃族兄。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年輕時放/蕩無行,嗜酒好賭,受到親族的鄙視,三十歲時前往西川從軍。從事屯田工作,成績優異,雖受節度使張宥厭惡,仍被授為新都縣尉。任期滿後,楊國忠更加貧困,只得依附蜀地大豪鮮于仲通,後又擔任扶風縣尉。
天寶四年,楊國忠的從妹楊玉環被冊為貴妃,她的三位姐姐也日益受寵。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與宰相李林甫不睦,便讓鮮于仲通前往長安,欲結交楊家,以為援助。鮮于仲通卻推薦楊國忠,章仇兼瓊見楊國忠身材高大,又有口才,便徵辟其為推官,讓他到長安進貢,並饋贈價值百萬的蜀地財貨。
到長安後,楊釗把土特產一一分給楊氏諸姐妹並說這是章仇兼瓊所贈。於是,楊氏姐妹就經常在玄宗面前替楊釗和章仇兼瓊美言,並將楊釗引見給玄宗,玄宗任他為金吾兵曹參軍。
從此,楊釗便可以隨供奉官隨便出入禁中。在楊玉環得寵後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如今身兼四十餘職,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是楊國忠今天看見長長的禮單,臉上卻始終沒有一絲的笑容,原因是今天入宮看見楊玉環手裡那塊琉璃寶鏡。
身為朝中首輔,州縣新年朝貢的禮物中竟然有如此祥瑞,而自己卻一無所知,這讓楊國忠臉上無光。
“該死的封萬年!”
楊國忠憤恨的將手中的禮單扔在地上,“不識抬舉!”
這時妻子裴柔走進書房,從地上撿起禮單,目光貪婪的在禮單上掃了一眼,剛才聽下人說楊國忠從宮中回來後就氣沖沖的進了書房,奴婢生怕這時候觸了黴頭急忙通知裴柔。
“郎君因何發怒,可是有人在聖上面前彈劾郎君?”
關中七大家族:京兆韋氏、河東裴氏、蘭陵蕭氏、京兆杜氏、弘農楊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七大家族和關東的七宗五姓之間衝突不斷,說白了就是權力再分配的紛爭。七宗五姓在武則天當政酷吏時期遭到了瘋狂的打壓和排擠,關中七大家族趁機崛起,擠佔了七宗五姓在朝中的話語權,現在七宗五姓只能苟延殘喘勢力日漸衰微。
就在前不久,范陽盧氏在朝中的代言人御史盧琳、博陵崔渙突然發難,彈劾楊國忠掌權亂政、收受官員賄賂、閉塞聖聽……,加上楊國忠和安祿山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明顯是受到了安祿山的指使,好在李隆基最後表態,將兩人貶為州縣刺史,事情才得以瞭解。
“氣死我了!”
歷史上楊氏一門尚二公主、二郡主,楊昢娶玄宗女萬春公主;楊錡娶玄宗女太華公主,又娶萬春公主;楊暄娶宗室女延和郡主;楊鑑娶宗室女承榮郡主,可謂深得眷寵。
“郎君不要氣壞了身子,有什麼事情不妨說給奴家聽聽!”
楊國忠剛想張口,就見虢國夫人楊玉瑤怒氣衝衝的走了進來,絲毫沒有忌諱劈頭蓋臉道:“楊郎還是不是當朝首輔,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還好意思說自己是首輔之臣!”
楊國忠的臉色變得鐵青,一旁的裴柔早知道自己的丈夫和楊玉瑤之間曖昧不清,兩家都住在宣陽坊中,就連後院都連在一起,楊玉瑤出入兩家如若無人之境,甚至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現在還當著自己的臉挖苦嘲笑楊國忠,這樣裴柔臉面往哪裡擱。
“虢國夫人,你把話說清楚,什麼叫楊郎當不得首輔之臣!”
楊玉瑤搖晃著豐腴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