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上立即一片肅然,等著王友再丟擲什麼奇怪的觀點,就連甄乾也饒有興致的看著王友,“有什麼想法就說,這裡可以暢所欲言!”
王友咬咬牙道:“府兵制當初建立的時候最根本的一點不要忘記,那就是內重外輕,不管是採用府兵制還是募兵制,只要軍隊掌控在朝廷手裡就不會出現尾大不掉的問題,至於均田制的破壞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就算是沒有官僚貴族和宗室的侵佔土地,難道府兵制就不會崩潰嗎?”
“呃,那我們聽聽王郎的高論!”
王友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狀態,“我常聽大郎說過,天下的財物和土地在一個時期內都是一個定數,也就是說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面積並沒有擴大,各位試想一下一戶的人口經過了幾十年的增長,是不是增加了幾倍,而一戶的土地並沒有增加,他們用什麼來養活自己,所以我認為府兵制的崩潰是時間上的問題,官僚貴族和宗室不過是加快了這個演變的程序而已!”
會場上陷入了一片寂靜,對於一個新觀點的出現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發現自己的觀點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住了,王友臉上閃過得意的笑容,“其實每一個制度不存在好與壞,制度設計不可能會考慮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後的變化,所以說不可能有任何完美無缺的制度……”。
“等一下,王郎!你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
“好……我言歸正傳,均田制和府兵制密不可分,要想均田制長久下去,除了抑制土地兼併以外,還有另外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限制人口的數量,另一條擴大耕種土地的面積,我的話說完了。”
甄乾詫異的看著王友,古人的思維真的不簡單,竟然能想到計劃生育上,這可是二十世紀之後才提出的觀點……。
會場中/出現了一片混亂,對於王友的新觀點產生了激烈的討論,立即產生了第三方觀點,不是府兵制和募兵制誰好誰壞,而是如何改變的問題?
瘦高個子和胖子立即站了起來達成了一致的看法,“既然有了第三種觀點,我們不妨將這個問題留在下一次會議上討論,每一個人回去後重新思考府兵制和募兵制得失和修改的建議,希望王友下一次能參加我們的討論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新奇的觀點。我們下面進入新的議題,討論一下公廨錢和公廨田的利弊……”。
甄乾拍拍王友的肩膀,小聲道:“你可以經常來這裡和他們討論一下時政,這裡不僅能幫助你瞭解谷中的執行制度,而且可以幫助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希望下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合格的決策者……”。
和其他人不一樣,畢竟跟隨自己八年之久,再加上近一年的刻意影響,王友的思維在悄悄的發生變化,甄乾希望能將王友培養成自己的左膀右臂,這也是自己準備將王友留在谷中的原因,希望他不要讓自己失望!
甄乾獨自一人返回了服務中心,找到了王群,“王伯,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甄乾從王群手裡接過一張名單,“大郎來的正巧,我準備讓人去找你,你要的護衛我已經安排好了,這是人員名單……,不過了解倭國的人手在谷中很難找,恐怕要讓大郎失望了!”
想在谷中找到了解倭國的唐人,無異於大海撈針,甄乾也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既然找不到就算了,你讓甄九、甄十、還有揚州的甄黃留意一下,也許他們能找到了解倭國的唐人,我明天一早就離開山谷,谷中的事情就擺脫王伯了!”
“大郎說的是哪裡話,老漢晚年還能跟大郎做件大事雖死無憾咦,只是大郎此去倭國千難萬險一定要小心完全,事不可違千萬不要強求,實在不行可以到山谷暫避一時,天下之大難道安祿山的魔爪還能伸到天邊不成!”
甄乾心裡有點意動,自己真不想這時候去倭國,不過既然避不可免就只能迎頭而上了,這也許就是命運弄人。
除了自己,甄乾不想告訴其他人安祿山準備起兵叛亂的事情,到時整個北方將陷入一片戰火,躲在山谷中真的就安全了嗎?隨著對大唐的瞭解深入,安祿山的叛亂絕不像史書上說的那麼簡單,叛亂準備的時間要比發動的時間長的多,整個河北好像都睜眼瞎似的,這正常嗎?
糧草、武器、兵源……,對!就是兵源!
甄乾一下子明白過來,安祿山的叛亂還有最有一塊短板沒有補上,那就是兵源!
自己為什麼從前沒有想到呢?
“我明白了!王伯,我知道安祿山一直在等什麼了?”
“大郎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