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石,與哥舒翰誣告李林甫謀反,這樣一個趨炎附勢之人同樣也讓楊國忠忌憚,有意想排擠陳希烈,可陳希烈為人滑不溜丟八面玲瓏,一時間也找不到好的辦法除掉陳希烈。
如今的楊國忠走到了人臣的巔峰,他身兼大大小小四十餘個使職,擔任著大唐的右相,兼任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判度支、劍南節度、山南西道採訪、兩京出納租庸鑄錢使。掌管著整個大唐的財政、行政、軍政大權,並負責官吏的考核與任命,同時,還監管著四川地區的軍政、民政各方面事務,就連已經倒臺的李林甫也不曾如此風光過。
“陳相,聽說遣唐使回國途中遭遇了風暴,不知此次的安撫事宜如何處理?”
楊國忠一臉得意的看著陳希烈,李隆基聽說阿倍仲麻呂這次在海上遇難,心裡非常惋惜,特意找楊國忠詢問了此事,準備在長安給阿倍仲麻呂建造一座衣冠冢以示紀念。
陳希烈也聽說了此事,不以為然道:“楊相,此事不過是民間傳聞,揚州大都督府那裡也沒有傳來正式的公文,這件事情還是再等等看?”
楊國忠心裡暗自冷笑,自己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卻不知道李隆基聽見阿倍仲麻呂噩耗之後傷心落淚,這時候把陳希烈的話傳到李隆基耳朵裡,必然會讓李隆基對陳希烈厭惡。
“是啊!都是一些民間傳言,也不知道是何人傳出來的,此事讓陛下震怒,某一定會如實將此事奏稟陛下,以防被一些流言所禍?”
“去吧!只要你說的越多就錯的越多”,楊國忠心裡冷笑,立即將話題轉移道:“今日太子和廣平王好像沒來,是不是瞧不起陛下和貴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