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宮交泰殿中。
交泰殿取易經中“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通常都是皇帝和后妃起居生活的地方,也是後宮宴請一些官宦女眷的地方。
交泰殿頂內正中為八藻井,單簷四角攢尖頂,銅鍍金寶頂,黃琉璃瓦,雙昂五踩斗栱,梁枋飾龍鳳和璽彩畫。四面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龍鳳裙板隔扇門各四扇,南面次間為檻窗,其餘三面次間均為牆。殿內頂部為盤龍銜珠藻井,地面鋪墁金磚。殿中明間設寶座,上懸御書“無為”匾,寶座後有板屏一面,上書御製《交泰殿銘》。
李隆基一生中隻立過一個王氏為皇后,之後即使再寵愛的武惠妃和楊貴妃也未動過立後的想法。
王氏先祖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當玄宗還是臨淄王時,娶王氏為妻。在討伐韋后時,王氏在幕後協助臨淄王,終於完成大業。玄宗即位後,立王氏為皇后。
但王皇后無子,之後的武惠妃又能生養,給李隆基生育了幾位皇子和公主,這讓王皇后心生嫉妒,地位也日益的危險。歷史上李隆基以“造畜蠱毒、厭魅”的罪名廢王皇后為庶人,皇后的兄長王守一被賜死。可是被廢之後三個月,王皇后身死,又被李隆基詔令以一品禮將王皇后葬於無相寺,中間的糾葛無法言明。
從此之後,李隆基再也沒有立過一個皇后,即便是前期寵愛的武惠妃,還是後期寵溺的楊貴妃,李隆基都沒有想過立後的問題。
李隆基在痛失武惠妃之後,宦官高力士見李隆基鬱鬱寡歡,便悄悄的尋訪世間美女。
一次楊玉環正打馬球,李隆基擺架而來,迎駕匆忙,來不及換衣,在一群華服麗影的盛裝婦人中,楊玉環倒有些不知深淺的小女兒態。除了戴冠垂紗外,亦以頭巾扎髻,再延長下來遮著臉龐,這種頭巾以質地輕薄的紗羅製成,覆在臉上時,更顯溫軟動人,內中玄虛若現若隱,更添引人入勝的誘惑力。和眾人一起高呼“萬歲”,楊玉環不禁好奇地抬眼一望,誰知,最頂上皇袍金冠的那個人,正呆望著她,似乎含著別樣的情。楊玉環不禁一笑,天真無邪卻又風情無限。擺駕回宮,依然是六宮粉黛衣香鬢影,可他獨不能忘記香濃玉豔的壽王妃,那個胖嘟嘟的美人兒。
從此之後,李隆基便患上了相思病,一位五六十歲的帝王,竟放不下那驚鴻一瞥,可那是自己的兒子的妻子,這讓李隆基陷入了百感夢迴之中。
善解人意的高力士看在眼裡,為兩人尋找機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李隆基和楊玉環都有共同的愛好,喜歡音樂和舞蹈,李隆基親自作了《霓裳羽衣曲》,楊玉環為感李隆基寵幸之恩翩翩起舞,兩人如痴如醉,李隆基大為感慨:“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後人評價:“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如今李隆基沒有皇后,楊玉環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後宮第一人,楊玉環要舉辦生辰宴會的訊息在二個月前就從宮中被有心人傳揚出去,得到訊息的官宦立即開始著手為楊玉環置辦生辰的禮物,什麼貴重買什麼,什麼新奇就送什麼,一時間長安東西兩市上的名貴之物一掃而空,希望能博得楊玉環的歡心。
如今楊玉環的眼界也高了,根本不是什麼俗物能打動的,從西域來的各種名貴商品已經堆滿了後宮,棣王李琰用重金從天竺請來一顆佛主舍利為楊玉環祝壽,而鄂王李瑤更是從龍虎山請來一顆名貴的駐顏丹,當然各種千奇百怪的祥瑞也少不了,什麼白龜、白鹿等等,遠在幽州的養子安祿山送上了一尊三尺高的七寶琉璃玉佛。
禮物雖多,可是真正讓楊玉環喜歡的禮物卻不多,舍利、玉佛這些東西價值不菲,可都是一些死物,擺在那裡只能顯示楊玉環的富貴,卻對她在皇帝心裡的地位沒什麼幫助。
後宮佳麗三千,比楊玉環美麗者有之,比楊玉環善舞者有之,後宮裡更多的是那些時刻都在想著勾引皇帝的胡媚子,環肥燕瘦的、粉黛端莊的、溫柔可人的、活潑可愛的……,那些妙齡少女對李隆基的吸引就像蜜蜂看見了花朵,也同時讓三十有五的楊玉環感到了巨大的鴨梨。
年輕就是本錢,美麗會隨著歲月的流失變得枯黃,鄂王李瑤請來的駐顏丹非常喜歡,可是卻打動不了楊玉環的心,這東西如果真的有用,豈不是成了長生不老丹藥了嗎?
容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