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一年之後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一年之計在於吃,如果說世間美味甄乾最喜歡吃什麼,非張牙舞爪的河蟹莫屬。

河蟹,乃天下第一美食也。古人云: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鮮如牡蠣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勝右軍之脂”。

魯迅先生說:第一個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最敢去吃它呢?天下第一吃蟹人是誰?蘇州民間傳說:相傳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稱“夾人蟲”。大禹治水時,有一個叫巴解的督工,為了防止“夾人蟲”的侵襲,在駐地開深溝,待“夾人蟲”大批在溝中後,用沸水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來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極了。這第一口的賞試,換來國人以後的千千萬萬口。從此,“夾人蟲”就變成人間的美味佳餚。吃“夾人蟲”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就這種美食,稱其為“夾人蟲”總感不妥,要起一個較合適名字。因為巴解鎮壓了這隻“夾人蟲”,因此,它的名稱就是:蟹。

中國三大名蟹產地:一是地處蘇皖兩省的古丹陽大澤河蟹--花津蟹;二是河北白洋淀河蟹--勝芳蟹;閃失江蘇陽澄湖河蟹--陽澄湖蟹。

白洋淀的“勝芳蟹”,靠近北京,北京是元朝的都城,又是明、清兩朝的都城。因此,“勝芳蟹”從元朝開始逐漸聞名。

歷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無腸公子”門下:從唐代皮日休、宋代黃庭堅的《詠蟹》;宋朝蘇軾的《一蟹不如一蟹》;元代李祁有《訊蟹說》;明代王世貞的《題蟹》;清代李漁的《蟹賦》到曹雪芹的《螃蟹詠》;他們無不從各個角度讚美螃蟹的美味。

宋代吳江太尉徐自道《遊廬山得蟹》一詩中,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已成為蟹文化中的名句,廣為傳播。

也有將螃蟹比喻一種權貴,一種社會現象,以諷刺邪惡,看你橫行到幾時!如明代王世貞有《題蟹》詩曰:唼喋紅蓼根,雙螯利於手。橫行能幾時,終當墮人口。

品蟹與飲酒密不可分,蟹文化往往與酒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襯托,互相促進。這種享受,作為一種文化,從魏晉時期就開始了。《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必卓嗜酒,席間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螃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對吃非常有研究的甄乾很想告訴那些穿越者,穿越首是一個技術活,更要有一個好胃口,尤其是穿越到飲食習慣異於後世的唐代……,沒有一個好胃口那真的舉目四望無從下口。

小竹、小梅兩個小妮子跟著甄乾來到鹿泉縣,如今的身份對外還是婢女,不過這個婢女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暖床丫頭,一晃三人在一起已經快一年,長年累月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身體接觸的話,就不是一個正常男人了。

食者性也,正常的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況且現在有條件、有機會,再不把握就不是男人了。

漢唐兩代普通百姓的識字率低的嚇人,帶了宋明兩代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特別是到了晚明之後,已經有很多女性認識字。

兩個小妮子算不是目不識丁,讀書可是世家大族的資本和特權,普通人就算想上學堂讀書,先生的束脩也出不起。

束脩(束脩),歷來解釋不同,可以將它理解為“十條臘肉”。

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學費即是“束脩數條”,束脩就是鹹豬肉,後來基本上就是拜師費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學費。唐代學堂中仍採用束脩之禮並同國家明確規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校的性質而有差別。教師在接受此項禮物時,還須奉行相當的禮節。束脩的致送,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尊敬,視如再生父母。

有兩個小妮子紅/袖添/香,小竹、小梅和甄乾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八歲時就賣入甄府開始伺候當時還小的甄乾,如今已經近十年,已經長成了小家碧玉。

除了早逝的母親,還有尚未見面的便宜姐姐,小竹、小梅是甄乾最親近的女人。

如今兩個小妮子,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小竹性格活潑,幫助甄乾打理家中的事務。小梅的性格就內向多了,負責甄乾的書房和個人生活,三人感情已經盡在不言中。

她們兩個以前姓什麼已經記不得了,而是改成姓甄……甄小竹、甄小梅。

這年頭,很多奴僕都是跟主人姓的,但也不是每個奴僕都能跟主人姓,能跟主人姓,那相當於朝廷中皇帝給大臣賜姓一樣,是很榮耀的事情,李唐就喜歡把李姓賜給有功的大臣和來投降的蠻夷。

小竹和小梅賣入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