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3章 竹紙

且竹子的數量必須是一座竹海的規模,否則哪能大規模的造紙。

“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想必趙掌櫃的竹林今年才種下吧!”

只要環境土壤氣候適合,竹子的生長速度極快,當春風還沒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竹子的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

當然造紙需要的竹林很大,只有大面積的竹海,才可以予取予求,完全不必節制。單單竹海自然的生長,便完全能夠補充砍伐帶來的消耗。

相對於木材,竹子更加輕便,易加工取用,耐水蝕蟲蛀,而且成材更快,雖然在堅固性上遠遜木材,但有這麼多優點,在許多方面都可以作為木材的代替品。

竹子的用途極為廣泛,食用的竹筍,藥用的竹實、竹汁,亦可造紙,建造民屋舟船,橋樑車駕,不只是用於民生,同時也是極為重要的軍用物資,建造簡易的碼頭棧橋,竹子都是極好的材料。

五峰列島上不產竹子,不過西海道有竹子,趙睿從西海道引種了不少竹子在島上,不過因為時間太短,還沒有生長到大規模砍伐的程度。

竹子纖維堅韌,在晉代便開始有竹紙生產。

用嫩竹做原料製成的紙張,曾是王羲之父子最喜愛的紙,歷史上流傳下來絕大多數真跡都是用這種竹紙書寫而成,有記載:“若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蓋東晉南渡後難得北紙,又右軍父子多在會稽故也。其紙止高一尺許,而長尺有半,蓋晉人所用,大率如此。”

到唐代以前,竹紙一直頗為流行,但工藝繁雜產量極少,幾乎是文人身份的象徵,後來宣紙的流行,竹紙才逐漸的從文人書畫主要用紙的舞臺上漸漸的推出,不過在書籍的印刷方面,竹紙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