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年羹堯固然不配據有此書,但我們也不應據為已有。”馮琳道:“反正這是無主之物,我們要了又有何妨?”李治道:“非份而得,君中不取。”馮琳惱道:“你已把醫書熟記心中,我也把新經劍訣都研習了,難道還能把它從心中挖出去嗎?”李治十分苦惱,道:“早知如此,我也不該去讀它了。”馮琳道:“你不是說你的易伯母可以為無極派代立傳人麼?就叫她立我好了。”李治啐了一口道:“你和無極派有什麼淵源,你又不是鍾萬堂的弟子。”馮琳忽道:“我第一次聽到鍾萬堂的名字時,已經覺得甚熟,不知什麼緣故?或許我和無極派有淵源也未可知。”李治笑道:“你又來騙我了!”
馮琳雖是百端開解,李治心中總覺不安,馮琳後來也就不理睬他了。近黃昏時分,兩人來到了八達嶺。忽聽得深山密林之中,傳來寺院晚鐘。李治道:“咱們且去投宿。”馮琳笑道:“又可去求佛祖寬恕,就說信女馮琳累善男李治犯了罪,請求我佛慈悲,替他解脫。”李治被他逗得笑了起來,道:“你什麼時候才改得掉這油嘴啊!”
兩人循著鐘聲尋去,尋到了一座荒涼的古剎,晚鐘梵唄,就從古剎之中傳出。李治上前輕敲寺門,裡面唸經之聲即止,門開處只見一箇中年尼姑,持著念珠道:“山下不遠尚有農家,我單身尼姑,不便留客人住宿。”
古剎裡透出燈光,馮琳抬頭一望,忽覺這尼姑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似的,心中一震,不覺定了眼神,那尼姑見了馮琳,面色倏然一轉,身軀微微顫抖,道:“啊,原來還有一位女居士同來,請進,請進!”
李治不知她何以轉得如此之快,只見馮琳已跟著她走進寺院,便道了聲謝,也跟著進去。古剎雖然荒蕪,寺中卻收拾得非常乾淨,那尼姑忽吁了口氣,回頭說道:“兩位可肯將名字見告嗎?”
李治和馮琳一路上用的都是假名,尼姑一問,李治就將兩人的假名說了,尼姑面上好像露出一絲失望的神色。
李治好生奇怪,馮琳則只覺迷迷憫憫,心中所觸,就如初到年羹堯家中一樣,總像有什麼事情和自己極有關聯,自己不知在哪一個夢中曾見過這一個人,這一片地。那中年尼姑招呼兩坐下之後,道:“請問這位女居土,今年多大年紀?”馮琳道:“十八歲了!”李治心道:“這尼姑好無禮,又不是替人做媒,一見面就問別人的年紀幹嘛?”
奇怪的是,以馮琳那樣的頑皮任性,對這中年尼姑卻似甚為順從,她問什麼就答什麼,毫不惱怒,也不亂開玩笑。李治倒怕她說出官廷秘事,洩露了欽犯身份,不時用說話打斷她們。過了一陣,那尼姑仍然在逗馮琳說話,絮絮不休。李治不客氣的道:“我們走了一天,腹中飢渴,可肯見賜一些齋飯嗎?”那尼姑霍然醒起,道:“請居士恕罪,我怠慢貴客了。”進入香積廚中。
尼姑走開,李治趕忙在馮琳耳邊說道:“你可不能亂說話呀,記著,絕不可將你在四皇府中住過之事說出。此地臨近京城,誰知道這尼姑是什麼人?”馮琳好像頗為反感。道:“這尼姑非常和善,又親切又慈樣,就像我的親人似的。”但見李治面色不豫,只好笑道:“你放心,我不亂說便是。”
那尼姑又出來了,手上持著半缽齋飯,笑道:“不巧得很,只剩這一點兒。米和菜蔬都沒有了,趁著天還未黑,你肯為我下山化一點米嗎?”這真是不情之請,但李治一向老實,卻又想不出話來推辭,馮琳道:“你快去吧,你不是和尚,不必化緣,用錢去買好了。”李治道:“不如我們到山下投宿,免得打擾師太。”那尼姑道:“不要緊,我喜歡你們在這裡住宿。”馮琳道:“是呀,我也喜歡在這裡住宿。你快去吧!”
李治沒法,只好捧了齋缽出門,到了外面山頭,暮色已合。李治心中暗暗埋怨,天底下居然有這種不近情理的尼姑。正不知到哪裡討米,忽聞得山下廝殺聲,其中一人的聲音,聽得出乃是海雲和尚,李治叱吒一聲,立刻奔下山去。
到了山下,海雲和尚已經逃跑,只見地下屍橫遍地,只有一人還在掙扎轉動。李治慌忙過去將他翻轉,那人滿臉血汙,突然睜大兩隻眼睛,叫道:“呀,原來是你!你痛痛快快給我一刀吧!”
此言一出,李治先是愕然,再一想,才聽出這正是今日要來劫書之人,頗為內疚,道:“我與你無冤無仇,殺你做甚!”鄺璉道:“你不殺我也不能活了,不如你給我一刀,我還領你的情。”李治輕輕替他揉了兩把,道:“你別慌,我替你治。”鄺璉似乎舒服了些,又道:“我師弟想搶你們的書,你們不要和他作對,見了他時,避開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