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雪,將會覆蓋掉多少人的屍體呢?
……
三日後。
宮闈連出異變,震驚軒轅。
姚貴嬪和華妃路遇發生口角,兩人互相推搡,姚貴嬪將華妃推入池中,冬月池水刺骨之寒,豈是嬌弱的宮嬪可以承受?華妃被撈上來時,已經香消玉殞。
軒轅旻又忙著撫屍痛哭,“宇文皇后”什麼事也沒做,直接將華妃家人傳進了宮,華妃的父親,戶部尚書華洪熙兒子無數,只此一女,華夫人哭得險些暈厥,被孟扶搖好容易勸住,華夫人跪求皇后為愛女伸冤,孟扶搖手一攤,為難的道:“天寒路上無人,只是幾個婢女指證姚貴嬪,人微言輕苦無證據,姚貴嬪又咬死不認,何況……”她悄悄湊近華夫人耳邊,道:“姚貴嬪父親,大學士姚凌,進宮好幾次了,直說以性命擔保,絕無此事,華夫人,您要知道,姚大學士也是攝政王麾下紅人咧,那個那個,本宮很為難哩……”
華夫人柳眉倒豎:“好你個狗仗人勢,殺人害命的姚凌!”
她翻身爬起,恩也忘記謝,匆匆回孃家去找自己的弟弟——京衛指揮使司指揮使李元,掌握昆京兵馬的實權人物之一,與姚凌同屬於攝政王陣營,卻勢不兩立水火不容。
李元一聽甥女被害卻冤屈不得雪,怒髮衝冠,當即點起指揮使麾下三千兵馬,殺往姚凌府邸,姚凌還沒反應過來,李元已經帶著一大隊士兵兵甲啷噹的按刀進府,揪住了姚凌當胸衣襟,罵一聲:“你這百死莫贖的老狗!”刀光一閃,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隨即這個邊將出身的莽夫順手殺了姚府上下,殺完了,鞋底上抹抹血,大步走路,若無其事。
姚家滿門被殺,驚動朝野,姚凌屬於丞相司徒墨的集團,集團內眾大臣相互之間都有聯姻,姚家夫人,姚家兒媳,都是司徒墨集團中的重臣女兒,這下李元捅了馬蜂窩,屬於司徒墨這一系的大臣怎肯幹休,其中幾個也掌握部分昆京防戍,手中也有兵力的京衛指揮使司指揮使,參將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也殺入李家和華家,李氏集團怎肯幹休?於是,兩下混戰,昆京陷入朝臣之亂,腥風血雨之中。
這一場混亂,積怨已深的兩家集團因一個宮嬪的死亡,因一個人的蓄意撩撥而徹底爆發,迅速以無法遏制的勢頭燎著了整個軒轅朝廷,將近百分之八十的官員捲入了這場變亂,到得最後,甚至出現買兇殺人,當街橫屍的混亂,大臣們上下朝人身安全不得保障,很多人稱病不朝,再加上忠於文懿太子的老臣從中運作煽風點火,整個軒轅朝政陷入半癱瘓狀態,而到最後,混亂結束時,僅在昆京的朝官,便喪命百人以上,其官階從緊要職司的小吏到一品大員,都有。
血色昆京,風雨飄搖,昭寧十二年的軒轅,日月不昭,人心不寧,如同那零落於街的屍體一般,人們似乎也透過兩大集團不斷爆發的血火爭鬥,看見權傾天下如今卻搖搖欲墜的攝政王統治時代的末日。
這一場似乎意名其妙其實卻蓄意為之的暴亂,後世史稱:昆京之亂。
軒轅晟此時飽嘗了他一貫玩的權力制衡之術的苦頭——他將兩家集團培養成勢不兩立,一點火星都會爆發,他將會城兵力分交兩家集團合管,美其名曰相互融合,實際上是互相監視,如今兩家集團混戰一團,連同所轄軍營,雖然他勒令不得跟隨作亂,也已人心浮動,一日三驚。
而最沉穩,最能掌控全域性的兩家集團核心人物,如今都已遠派在外,他一人按下葫蘆起來瓢,不僅要忙於按捺昆京百官之亂,還得應付來自老臣舊將關於文懿太子案平反的呼籲,還要時刻關注腳蹬在他臉上的大瀚瀚王的下一步動作,他此刻明知後宮有問題,卻已無法顧及。
而那負手立於後宮之巔,微笑看這一場血火的女子,終於進入了她最後的計劃。
那最後的計劃,針對攝政王手下最後一個最忠心的力量,賢妃之父,西平郡王高家。
在此之前,她得先讓賢妃,殺了皇后!
……
昭寧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雪後初晴。
孟扶搖微笑帶著從人跨進賢妃禁足的素心殿,賢妃有些不安的迎上來,開口就問:“娘娘,您是來解我禁足令的麼?”
孟扶搖含笑看她,一直看到她惴惴不安,乖乖跪下去,才頷首命從人讀她的懿旨——自從宮外變亂,宮內人手被軒轅旻趁機清洗,現在他們用的人手,已經足堪信任。
賢妃聽著聽著,臉色便變了。
懿旨歷數她進宮以來,好妒不賢,草菅人命,不尊正宮,欺壓諸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