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其父,作為他對商店的建議。閻書堂起初對兒子的建議不以為然,以為是小孩子的話,不值得留意。以後建議的次數多了,並且屢有所驗,才逐漸有所重視,認為兒子的有些建議是有見地的。

五臺是縣城所在地,在五臺城裡最嚴森的地方莫過於縣衙了。在五臺習商期間,閻錫山經常和當時在崇實書院讀書的康佩珩(同邑五級村人)到縣衙去看知縣審案,然後回店評論評論,擺擺誰是誰非。然而,在他的全部印象中,最憎恨的莫過於大堂上的苦刑了。他看見犯人動輒被大板打的情景,心中不由產生一種惻隱之心。他認為這種刑法,大失做人的尊嚴。每每看到都要動情地抨擊一番。那時他雖然沒有革除這種刑法的力量,但基於人道的天賦,這種理念卻在他心中憧憬不散。

五臺縣的文化活動,比河邊村要豐富許多。那時沒有電視、電影,文化活動主要是戲劇。民間戲劇是種泛教育,多是讚揚忠孝節義的,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知識。大凡有錢人家,都喜歡觀戲,長長見識。閻錫山經商之餘,也培滋了觀戲的嗜好,每逢演戲,總要和夥友們相隨去看。看完總是評頭論足,談談忠奸邪惡、嘆嘆悲歡離合,對耐人尋味的故事反覆思量數次,提出一連串疑問,和大家一起討論,從而養成了凡事問個究竟的習慣。

。 想看書來

一、年少經商 喜結婚緣

當生意火暴的時候,閻書堂想到了乘此給兒子完婚的事。他喜歡易象卜筮、打卦算命。以後由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寫的《勳五位五臺閻公子明暨德配曲夫人合葬墓誌銘》中,就說他“方在鄉塾,即耽玩易象卜筮,涵濡既久,於陰陽否泰、盈虛消長之理,深有所悟,而善觀時變”。他算定這年臘月是吉日良辰,於是便託人為兒子選新娘。他透過閻錫祚的妻子徐該齡作媒,為兒子介紹了五臺縣大建安村(距河邊村10華里)徐一敬的大女兒徐竹青。

徐家在大建安村也是大戶人家。徐一敬弟兄三人,兩個弟弟分別叫一心、一理。徐一敬的同祖從弟徐一清,23歲以頭名秀才蜚聲五臺,其弟徐一鑑也同榜考中,一時到處傳頌。徐一清在山西大學堂學習,後被保送留學日本東京宏文師範學堂,參加同盟會,後又參與籌劃太原起義的機密。山西軍政府成立後,任財政司司長兼大漢銀行經理。1917年起,任山西陸軍糧服總局局長、山西省銀行主任董事兼總經理職,對閻錫山幫助很大。

徐一敬原配劉氏,無出;繼娶薄氏,生一子二女。子名士珏,從事商業;二女名煥青,嫁五臺縣張家莊一家姓康的;大女即徐竹青。

徐竹青從小沒有讀過書,是一個恪守封建禮教的家庭婦女。閻錫山與徐竹青,也和千千萬萬個年輕人一樣,完全是奉行媒妁之言、父母之託結合在一起的,雙方滿意的程度,很難判斷。但婚事辦得是很順利的,鑼鼓喧天,熱鬧一番,新娘就娶回來了。從婚後的關係上看,徐竹青由衷希望閻錫山能好好做人,並常以逆耳忠言指點他。閻錫山對徐竹青也頗尊重,雙方感情良好。

婚後不久,閻錫山跟父親到縣城經營“吉慶長”商號去了。

一、年少經商 早春朝山

對距五臺縣城70華里的五臺山,年少的閻錫山仰望已久,很想去遊賞一次。然經商以利為重,一年到頭,忙於生意,哪裡有閒暇去遊覽呢?好在每年都有兩次朝山的日子,每逢農曆三月、九月,從各地不遠千里來朝山的人,男男女女,絡繹不絕。閻錫山也是等到一個朝山的日子,才隨著父親閻書堂逛了一趟五臺山,償了他久存的心願。

那是1898年4月,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聽說父親要朝山,閻錫山也要求相隨去,父親從生意考慮,起初並未同意,但閻錫山苦苦央求,堅持要去,做父親的也就只好同意了。父親同意後,閻錫山深深體驗到佛教的一句名言,“心誠則事成”。

巍巍五臺山因奇特的東西南北中五個平頂山臺而得名。其中的北峰為最高,海拔3048米,終年積雪,山谷成冰,大暑七月,時有雪飄,登此山巔清涼無比,故此有人也稱清涼山。一俟暑季,人多到此避夏。

五臺山位居太行之脊,滹沱之畔,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雄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在古國北方,再沒有一山如此神奇多姿,在大江南北,再沒有一宇如此名播中外。它肇建於漢明帝永平十一年。肇建人是大月氏的竺法蘭與迦葉摩騰二位法師。由漢明帝於永平八年遣郎中蔡悟到西域所請,從此佛教傳入了我國。他們先到洛陽建築了白馬寺,次年又到山西五臺山建築大孚靈鷲寺。

大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