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伯以王仲廉第89師主力佈防於青龍口岔道、得勝口、虎峪村、蘇林口一帶;高桂滋第84師在寧疆堡、赤城、龍關守備,組成環形防禦體系。以王萬齡第4師為總預備隊,控制沙城懷來;總司令部設在懷來,阻止沿平綏路西進之敵。
8月上旬,日軍獨立混成第11旅團在第5、第10師團等部的協同下,向南口發起猛攻。其一部繞過南口側翼,進攻居庸關、懷來,其一部由察省沽源南下,進襲延慶、懷來,企圖截斷平綏路,夾擊南口中國守軍。
一、整軍抗戰(11)
8月8日,日軍出動1000餘步兵,在10多門重炮的掩護下,首先進攻得勝口。守軍憑險拒敵,敵又增兵1000餘,發動多次衝鋒,均被守軍擊退。
這時,國民政府軍委會急令閻錫山增派部隊趕赴集寧、豐鎮,與南口形成“犄角”之勢。
8月12日拂曉,敵又增兵5000,野炮50門,在飛機坦克的支援下,向得勝口、虎峪村、南口、蘇林口一帶陣地發動全線進攻,重點攻擊南口。在敵地、空強烈炮火的轟擊下,南口的陣地工事幾乎被夷為平地。守軍沉著應戰,同敵激戰終日,並於當晚發動反攻,將突入鎮內的敵人趕出。此役敵我傷亡均達500餘。
閻錫山鑑於南口防線太長,兵力太單薄,當日(12日)電呈軍委會,擬請派兵3師,進駐晉東地區。蔣介石決定以機動兵力從兩翼增援南口,13日電令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3個師從石家莊馳援;又令孫連仲率第1軍團襲擊良鄉、坨里的日軍,以資策應。
8月13日晨,日軍再度猛攻南口,守軍奮力抵抗,戰鬥呈白熱化的程度,守城官兵用血肉之軀和簡陋的爆炸裝置阻擊突入鎮內的坦克。次日,鎮口兩側守軍同日軍展開激烈的肉搏,廝殺10多次,終將敵擊退。
在援軍未到達的情況下,為了解南口之圍,閻錫山電令劉汝明部和騎兵第1軍主力,附第218旅董其武部,向察北反攻。董其武親督所部,於14日收復察北重鎮——商都。這時,日關東軍察哈爾兵團(4個混成旅團為基幹)由東條英機率領,從熱河出發,沿北線經多倫、沽源,向張家口進逼,意在同南線沿平綏路進攻之日軍,兩路夾擊張家口。傅作義一面命劉汝明在張北一帶阻擊北線之敵,並堅守張家口;一面令董其武部由商都、張北一線前進增援劉汝明部。
8月15日,日軍出動大隊步兵,在40輛坦克、30架飛機的掩護下,復向南口、居庸關守軍陣地進攻。南口右側高地被敵狂轟濫炸得滿目瘡痍,一營守軍傷亡3/4,不久被敵佔領。這樣,南口就處於敵炮火之下,形勢對我非常不利。為了扭轉戰局,中國軍隊向高地發起多次反攻,但均未奏效。次日,戰鬥的焦點轉向左側高地。為了緩敵攻勢,閻錫山接受何應欽電令,速派晉綏“騎兵繼續向察北挺進,以緩和敵對南口之攻勢。” 騎兵遂連克南塹壕、化德,17日又攻佔尚義,從而對張北右側之敵形成威脅。
日軍鑑於察北我軍攻勢的壓力,乃決定早日解決南口戰役,連日出動大批飛機、坦克,發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均未得逞。南口戰事更趨激烈,但是,衛立煌的援軍仍未趕到。
8月17日,閻錫山又電令傅作義率1個師(第72師)和3個旅(第200、211旅、獨立第7旅),由火車運往懷來增援南口。
日軍久攻南口不下,乃決定改變戰略,暫停正面強攻南口,採用包抄戰術,進擊張家口。
張家口,平綏鐵路線上又一軍事重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7月20日,毛澤東就致電閻錫山,指出:“日寇大舉已定,無可挽回。如令其佔據北平、張家口,則晉綏之危至。擬憑全力督責冀察當局堅守平津、張家口等處。部隊似宜以一部向張家口出動增援劉汝明,一面力促蔣氏(指蔣介石——引者注)增兵北援。誠如尊言,非抗戰無以圖存。而今日已至力爭平津、張家口之緊急關頭。一得之愚,尚祈考慮。” 可是,閻錫山沒有接受。
一、整軍抗戰(12)
如今,日軍兵臨城下,然劉汝明仍採取單純防守的佈防戰術,戰線拉得太長,未能在敵重兵進攻的情況下,及時收縮兵力,以致崇禮、膳房堡、膳南山以及張家口的外圍陣地水觀臺相繼丟失,張家口成為一座孤城。
8月20日,傅作義在懷來召開軍事會議,準備向南口之敵反擊。這時,日軍已完成了對張家口的包圍,並以一部直撲張家口西的孔家莊車站,企圖截斷平綏路交通。如果張家口為敵所佔,平綏路被截,不僅我南口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