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靈丘、蔚縣地區,隱蔽集結在敵前進道路兩側,待敵進攻平型關時,從敵側後夾擊進攻平型關之敵軍;我第120師位於晉西北地區,待敵進攻雁門關時,我軍也從側翼進擊。閻錫山表示贊同。
9月9日,周恩來等返回太原。又按閻的建議去河北保定會晤劉峙。此時,大同已失守,綏遠空虛,山西局勢更加危急。13日周恩來從保定回來後,又派南漢宸到太和嶺口見閻錫山,讓南漢宸轉告閻錫山:敵人有可能以一部略取綏遠;以重兵掃蕩雁北直逼雁門關;以騎兵突破廣靈、靈丘,攻入平型關、代縣、五臺之後直下太原;另以一部隨劉汝明部之後先取淶源,後轉向東,與涿州、滄州之敵三路攻取保定。並向閻錫山建議:迅速輸送八路軍到淶源、靈丘一帶,以鞏固恆山山脈;雁門關的防守不應單純死守,宜實行出擊,以側擊和擾擊的方式作戰;騎兵應向大同、興和、商都之線活動。
9月21日,朱德、任弼時、*、左權等率領八路軍總部到達太原,駐於八路軍辦事處。當天傍晚,周恩來與朱德一起,乘車去太和嶺口會見閻錫山(次日到達),商談八路軍的遊擊地區、軍隊駐紮以及兵力使用等具體問題。經過磋商,閻錫山同意八路軍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朱德也同意在有利條件下配合友軍進行運動戰。
會談之後,閻錫山和周恩來一道,視察雁門關一帶陣地。但見,陣地工事只挖了一些單人掩體溝和交通壕,碉堡僅用石頭砌成,仍未抹水泥。周恩來指著一個碉堡說:“這樣的碉堡,怎麼能頂得住敵人的炮火呢?”
閻錫山也承認:“確實修得不好”,並且責怪道:“下面這些人啊,就是拿修工事不當回事兒。”
一、整軍抗戰(10)
周恩來用望遠鏡觀察地形後,用謙虛的口氣問閻錫山:“如果日寇進攻到這裡,你準備怎麼打?”
閻錫山沒有正面回答周恩來,只說:“我拼了老命也要保住山西。”
9月27日,周恩來在太原致電閻錫山、黃紹竑,提議:下令平漢退軍轉側面發展游擊戰;催桂軍立即北上增援娘子關;督促蔣介石迅速武裝河北民眾,組織河北游擊戰爭。閻錫山覆電表示贊同,並提出“華北局勢日危”,“請將劉師(即第129師)早日北開以挽局勢”。
八路軍根據與閻錫山商定的作戰區域,將第115師推進到晉東北,第120師轉赴晉西北,第129師開赴晉東南,實施戰略展開的同時,開展山地游擊戰,於側翼積極配合友軍,打擊敵人。
閻錫山作為割據山西多年的地方實力派,在當時令人最為欣喜的一點,就是他能根據其“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政策。一年前,他積極*,阻攔紅軍東征,而全面抗戰爆發後,卻能禮迎共產黨、八路軍入晉,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儘管這一轉變是在日本侵華,危及到他“存在”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我們也不能否定他的積極意義。正如張聞天所說的:“我們承認閻百川先生是在當代政治家中間比較有遠見的。不論在過去一時期內,他同共產黨怎樣立於完全對立的地位,想出了各種各樣‘防共’的辦法,反對過共產黨,然而當日本增兵華北,華北形勢十分緊急的情況之下,閻先生就開始把‘防共’的精力轉向於‘守土抗戰’,……閻先生的這種轉變,是值得我們讚許的。”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閻錫山禮迎八路軍入晉,一方面是根據國共兩黨協議進行的,另一方面也懷有其個人的目的——維護他在山西的統治。因為他深知僅僅依靠他的晉軍是根本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的,他希望八路軍這支新型武裝與他共同對付日軍,這樣,他便可保住他的一些地盤。正是在這一思想支配下,閻錫山才答應給八路軍相當的裝備和給養。儘管以後並未完全兌現,但畢竟為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創造了政治條件。從這一點來講,禮迎八路軍入晉抗日,可以說是閻錫山一生中值得肯定的一舉。
出兵南口
日軍佔領平、津之後,兵分三路向華北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一路沿平綏路西進,意在奪取山西、綏遠;另兩路沿平漢線、津浦線南進。日軍狂妄地聲稱要“一個月佔領山西,三個月滅亡中國”。
8月7日,日軍決定:“第5師團及鈴木兵團,從平綏沿線地區開始作戰,席捲察哈爾省,進入山西北部及綏遠地區”。這樣,南口作為平綏路東段要塞和扼控冀察和山西的咽喉,其戰略地位就日愈兀現出來。
8月5日,閻錫山奉蔣介石之命派第二戰區第7集團軍前敵總指揮湯恩伯率部進駐南口,趕築工事,部署防禦兵力。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