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他在極力剪除非北洋系的南方各省都督之後,又開始削弱北洋系內部各將領的個人軍權,以實現集權統治。善於觀風使舵的閻錫山默察袁的心態,認為“削權”或遲或早要輪到自己頭上,為了保住自己在山西的權位,他認為不如干脆公開來一次裁軍,名義上將晉軍完全歸於陸軍部直轄。

7月28日,閻錫山致袁世凱電,要求劃晉綏為三駐兵區,以溫壽泉、趙守鈺、黃國樑為旅長。電文如下:

北京大總統鈞鑒:迭奉電令,以全歐構兵,我國嚴守中立,凡保護外人,防揖亂黨,至關重要,等因,錫山即密飭各軍遵照辦理在案。惟當多事之秋,軍隊統系,首貴分明,指揮方能敏活。查晉省南北長二千餘里,以天然形勢論,平陽以南,應為一駐兵區域。省垣為集中重地,合大同為一駐兵區域。包頭為邊防重鎮,自應另劃一駐兵區域。而第九師軍隊分扎包頭、大同、河東等處,南北窵遠,呼應不靈,調遣運輸,尤需時日,且晉南毗連陝、豫,伏莽潛滋,須將騎、炮各隊屬之旅部,分駐河東、平陽、潞、澤等處,歸晉南鎮守使指揮調遣,諸多便利。省垣既設一混成旅,以所屬之團營分防大同,亦足兼籌幷顧。至包頭現駐軍隊,全數足編為一混成旅,即歸晉西鎮守使管轄節制,以固邊圉。錫山再四籌維,擬將晉軍所編三混成旅,歸陸軍部直轄。並請飭由陸軍部按照中央混成旅次序定名為第幾混成旅,以明統系,仍由錫山督理一切。晉軍區分三路,於地勢既形便利,于軍事亦極敏活。於原定預算一師半之經費,亦毫無出入。如蒙允准,所有現駐平陽步兵第十七旅及分駐河東、潞、澤之馬、炮、輜、工各營、連改編為一混成旅,擬請以陸軍中將溫壽泉為旅長。現駐包頭步兵十八旅及馬、炮、輜、重、工程各營改編為一混成旅,擬請以陸軍少將趙守鈺為旅長。現駐省城之混成旅,擬請以陸軍少將黃國樑為旅長。是否有當?伏侯鈞裁。再包頭現駐軍隊,即編為混成旅,仍歸晉西鎮守使管轄節制。該鎮守使孔庚自無庸兼充第九師師長。現陝西改師長為鎮守使,已奉命令,故擬援案辦理。合併宣告。同武將軍督理山西軍務閻錫山叩沁。

這次裁軍,是想在統歸陸軍部直轄的名義下進行,實際上是要削減孔庚的兵權。

一月以後,閻錫山於9月1日又覆電北京統率部,請求任黃國樑為駐省混成旅旅長,另二旅由晉南、晉西鎮守使兼任。9月10日照準後,閻致電孔庚、董崇仁:“奉大元帥訓令,現駐省垣之混成旅著改為陸軍第十二混成旅,即任命黃國樑為該旅旅長。現駐包頭等處之第九師改為陸軍第十三混成旅,任命孔庚兼充該旅旅長。現屬晉南各軍隊改為陸軍第十四混成旅,任命董崇仁兼充該旅旅長。”

據閻錫山回憶:

民國三、四年間(公曆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是中國最沉靜的時期,亦是袁世凱勢力最盛的時期。各省都督(後為將軍)之籍隸國民黨者,僅僅剩下我一個人,只有臨深履薄,以冀保持此一革命潛力。

佯裁晉軍,可以看作是閻錫山“臨深履薄”的一種策略。這一策略以後果然收到了效果——稍釋袁對晉軍的防範。

1915年,帝制運動的前夕,袁世凱又裁減山西第13、14兩混成旅為獨立團,並命北洋將領李炳之在山西另行招募一個旅,稱第15旅,由李任旅長。此時,晉軍進一步壓減,閻錫山僅有軍隊一旅及二獨立團,兵力總計不足7000人。而山西巡按使金永卻有警備隊11個營,勢力足以制閻。袁鑑於閻錫山在二次革命中未公開與他對抗,山西又在北洋勢力的包圍之中,閻又主動裁減晉軍,暫無反抗心機,故而雖隨時提防,但始終沒有罷黜閻錫山的職務。

。 想看書來

二、媚袁固位 虛與示忠

為了“附袁固位”,閻錫山曾多次向袁世凱表示忠心。

1912年在國會議員選出之後,袁世凱有密令,囑閻錫山“對山西議員有所聯絡,進而有所組織”,以便為袁所用,至少不能作出反袁的活動。閻認為這是面上的事,又是向袁虛與示忠的大事,所以相當重視。隨即派邢殿元入京在山西議員中進行周旋。邢殿元是留日學生、同盟會員,回國後又中了清朝宣統己酉末科拔貢,翌年朝考又以一等作了官員,很得山西籍清朝*李殿林的賞識,又作過諮議局秘書,可說是面面俱到的人物。以後,閻又派南桂馨赴京,協同邢殿元在議員中奔走,據南桂馨回憶:

閻又想到我和議員們的關係,較邢更深,或較邢更有辦法,可惜被押不能回省,因電催中央迅速解決。趙倜之出馬,我的釋回,和這一事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