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如今剩下自己影隻形單,楊婉死生未卜,不禁悲從中來,難以斷絕。“楊婉本領不弱於我,但願她也能夠像我一樣逃出生天。天涯海角,終我一生,我無論如何也要把她找到。”李思南對著明月發了誓,心裡才好過一些。
一陣風吹過,亂草叢中好像有悉悉的聲響。李思南在一場劇戰之後,只吃了點乾糧,此時精神恢復,肚子裡餓得難受,聽得草叢中的聲響,以為藏著什麼野兔之類的小動物,心想:“正好給我充飢。”於是隨手拾起兩顆石子,向草叢中打去,他準備施用“連珠鏢”的打法,第一顆石子把野獸嚇跑出來,第二顆石子就要把它打著。
不料草叢中驀地竄出一個人來,第二顆石子未曾打出,他已經撲到了李思南的眼前了。
月光下看得分明,只見面前的這個漢子渾身塵土,衣裳血漬斑斑,也不知他是什麼身份,哪一國人?但穿的卻是蒙古人的服飾。
李思南只道是哲別派來搜尋他的人,無暇思索,連忙拔出劍來,唰的一劍,便刺他的穴道。李思南是準備將他點了穴道之後,再仔細盤問他的。
這一招刺穴劍法是李思南的看家本領,滿以為一個普通的蒙古韃子,決不能逃過他這一劍。不料這漢子的身手竟是十分矯捷,大大出乎李思南的意料之外。
只見青光一閃,“鐺”的一聲,這漢子拔劍出鞘、解招、還劍三個動作,一氣呵成。不但化解了李思南這一招精妙的刺穴劍法,而且反手一指,碧瑩瑩的劍光閃電般地便指到了李思南的面門。
李思南霍地一個“鳳點頭”,青鋼劍一抬,一招“舉火鐐天”,將那人的長劍拔開。那人一個盤龍繞步,繞到李思南側面,唰地又是一劍刺向李思南脅下的“愈氣穴”。
李思南一個“大彎腰,斜插柳”,在間不容髮之際,避開了這一招,不由得心中一凜,想道:“原來這廝也會刺穴,倒是不可小覷了!”
心念未已,說時遲,那時快,這人又已撲到,運劍如風,一口氣連攻了十七八招。
李思南的本領,其實並不在這漢子之下,但因氣力不濟,腹中飢餓,擋了十數招之後,已是力不從心,只能招架。好在這漢子也好像有點後勁不繼的模樣,一口氣攻了十六八招,劍法亦已漸漸緩慢下來。
李思南心中一動:“這人的劍法好似在哪裡見過似的?”剛要喝止,那人已是猛地跳出圈子,喝道:“你是誰?”
李思南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是大漢男兒李思南。你是誰?”
那人哈哈笑道:“你是大漢男兒,我也是大漢男兒,這場架不必再打了吧。李兄,若是我猜得不錯的話,你應是少林派的。不知尊師是哪一位?”
李思南道:“家師是少林派的俗家弟子,他老人家姓谷名平陽。”
那人道:“哦,原來李兄是谷平陽穀大俠的高足,怪不得使得這麼好的達摩劍法。”
李思南道:“我還沒有請教兄臺高姓大名呢,可以見告嗎?”
那人道:“小弟姓石,單名一個璞字。”
李思南道:“哦,原來是石兄,怪不得我看你的劍法似曾相識。”
石噗詫道:“李兄何以識得我的本門劍法?”
李思南道:“尊師是屠大俠屠百城吧?令師妹屠鳳昨天還是和我在一起的。”
石璞驚喜交集,連忙問道,“屠師妹在什麼地方?我還有個二師哥名喚龍剛,不知李兄可也見過。”
李思南道:“屠姑娘和一位孟姑娘在蝴蝶谷,等待宋鐵輪夫婦與他們會合。龍師兄則、則已不幸死了。”
石璞大驚道:“怎麼死的?”
李思南把先後碰見龍剛、屠鳳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石璞,石璞聽得雙目垂淚,又是傷心,又是憤恨,當下拔劍砍石,發下誓道:“這都是淳于臏這賊子害了龍師兄的。我不殺此賊,誓不為人。”
李思南待他怒氣稍平之後,說道:“石兄,你怎麼來到這裡的?何以穿的這身服飾?”
石璞道:“說來慚愧,昨日我碰上蒙古大軍,眾寡不敵,不幸被俘。今日日間經過寥兒溝時,蒙古騎兵正在追擊西夏潰軍,無巧不巧,颳起了一場罕見的龍捲風,風沙蔽目,俘虜乘機逃亡,小弟僥倖逃了出來。”
李思南笑道:“這可真巧極了,我也是在那場風暴中逃出來的。你一定很餓了吧,我這裡還有點乾糧。”
石璞道:“我剛才抓了一隻野兔,你身上帶有火石嗎?”
石璞從亂草叢中把野兔取出,李思南燒起了一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