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1章 象棋 棋具

第七百一十章象棋棋具

中國象棋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創造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象棋的形體多有變遷,創始於唐,定型於北宋末南宋初,一直流行至今。最早的象棋是立體“金銅成形的棋子”。由於當時棋子是銅雕立體造型的,十分高雅美觀,棋子鑄造困難,價格昂貴,因而象棋只能在皇宮貴族和士大夫中流傳。唐代“安史之亂”時,出現了用軟木質材料雕成木頭立體形棋子,從此就有了木製的象形立體象棋。到了宋代,由於棋制及棋盤的定型,逐漸淘汰了立體象棋,為銅鑄或木製的陰文塗色棋子所代替。皇宮裡為了顯示象棋的高貴,棋子製作的材料就更為精美講究。宋徽宗有詩云:“白檀象戲小盤平,牙子金書字更明。”由此可知,皇帝用的象棋是象牙描金的文字棋子,白檀香木製作的棋盤。由於宋代皇宮重視對棋藝的研究推廣,加上文字象棋的出現,推動了象棋的廣泛開展,這種文字象棋一直沿襲至今。到了清代,出現了瓷制的象棋子。這種棋子既經濟美觀,又輕重適度,頗受人們的歡迎。唐山手工陶瓷大都有燒製陶瓷棋子的歷史。那時棋子是圓柱形的,略扁,文體用陰文,可以塗上顏色而不致被磨掉,髒了可用水洗。這種棋子流行了200多年,直到解放初期才被衝壓與車削工藝製作的單面文字木質象棋所代替,並一直保持下來。近些年來,化學工業的發展,精美耐用的塑膠象棋也開始流行。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王朝,以其無可比擬的瑰麗與雍容、萬國拜服的雄渾與強盛傲然而立。

對,就是中國歷史年表中異常醒目的那個字——唐。

而在那個偉大的時代,象棋的境遇又如何呢?本文將對唐宋象棋的風俗和豪華的棋具作一個淺淺的梳理,與大家共同回顧一下那盛世奢華的貴族遊戲。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詩云:

何處春深好,春深博弈家。

一先爭破眼,六聚鬥成花。

鼓應投壺馬,兵衝象戲車。

彈棋局上事,最妙是長斜。

這首詩寫於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是棋史界公認的反映唐代象棋風俗的重要資料。當時的長安是世界聞名的繁華大都會,詩中提到“博弈家”就是一種貴族的私人俱樂部。其中設定了當時流行的博弈娛樂專案,“兵衝象戲車”就是指象棋。當然還有圍棋、投壺、彈棋。但象棋無疑是最具人氣時尚的博弈專案,如果拿今天的專案類比,大約類似貴族檯球的初始時期,賭博怡情兩相宜。

唐代經濟發達,國力強盛。歌舞聲色、遊宴博弈的奢華和享樂被視為時尚和地位的象徵。這種博弈之風從宮廷開始,上層士人熱衷參與,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並將影響帶到了宋代。

象棋史專家張如安教授《中國象棋史》引用劉禹錫的《論書》曰:“是故敢以六藝斥人,不敢以六博斥人,眾尚之移人也。”繼而張教授總結道:“重弈棋而輕書法,以善弈為榮,以不善弈為恥,人們會不會弈棋和弈棋的水平高低往往和他在社會上的地位高低有著某種關係,這就是時尚。”在這種社會風氣的引導下,象棋壓倒了更加文人化、不宜賭博的圍棋,脫穎而出成為最熱門的博弈專案。比如今天問:打高爾夫的是知識分子多,還是CEO或董事長多?答案不言自明。在這裡,高爾夫便是一種時尚和富有身份的符號和代名詞。在唐代,下不下象棋就類似打不打高爾夫,是顯示社會地位的重要標誌。還以白居易為例,他在青年時代對博弈一竅不通,隨著官位的升遷,在中晚年變成博弈愛好者,社會風氣的力量令人深思。

張如安教授的這一觀點得到諸多文字史料的有力支援。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中國象棋史》的相關章節(團結出版社1998年出版)。本文則側重從華美象棋用具的視角,來說明當時象棋之風是何等的奢華。

先看幾段描寫棋具的文字記載:

“金床戲局,列馬滿枰,皆金銅成形”(唐牛僧孺《玄怪錄》)

“白檀象戲小盤平,牙子金書字更明。夜靜倚窗輝絳藹,玉容相對暖移聲”(宋徽宗趙佶《宣和宮詞》)

“象戲宮娥共雅歡,團團犀玉布牙盤”(直秘閣周彥質《宮詞》)

“檀盤象戰,寶局鋪棋,籌畫未分還懶。”(宣和呂渭老《選冠子》)

大家都知道,象棋具指的是棋子和棋盤,兩樣缺一不可,乃下棋的必備用具。從上邊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棋盤棋子的材質。棋盤材料:金、象牙、檀木;棋子材料:金、玉、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