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8章 象棋精神

子在人文精神上是平等的,無所謂高低貴賤,棋子間相攜手同行,走成大模樣成活,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從這點上說,圍棋比象棋高明。

最精彩也最難忘的圍棋比賽,是在1938年日本舉行的名人告別賽,由唯美派圍棋大師本因坊秀哉對大竹七段。比賽艱難激烈,下至120手,大竹七段莫名其妙地遠離酣戰的中原,將121手下在了邊角。這是極其醜陋的一著,大大破壞了本因坊哉塑造優美名局的心情。最後,秀哉欲哭無淚,無心戀戰,只得認輸。當時觀戰的名作家川端康成極為震撼,他在哀傷中寫了部中篇小說《名人》來紀念此次比賽。

這個故事可謂無比悽美。但在象棋裡絕沒有這樣的逸事。象棋講究的是赤裸裸地征服,以自身的力量來控制。所以,作家朱蘇進認為,沒字的東西比有字的東西更高明些,更“文化”些,更“陽春白雪”些。象棋軍棋麻將都鍥有字,圍棋沒字,從這點的比較就可以看出,最智慧的東西往往是樸素的。

當然,這樣說並非否定象棋。象棋與圍棋一樣都是宇宙生命意志的體現。兩者都展示了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強者哲學,兩者都有一種功利性與非功利性的發展與補充。畢竟,擁有“楚江巫峽半雲雨,清簟疏簾看弈棋”的境界的人少而又少。

象棋和圍棋,區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都帶給我們的歡樂和自由。

也許,歷史的滄桑就像看象棋的變化,“橫看成嶺側成峰”,正面看與側面看,都可看出不同的景緻來。

武則天,那就不得不說那曾轟動一時的電視劇《武則天》,這裡要說的是象棋迷武則天,在她身上,可看出一種鬱郁蒼蒼的風景,讀出一種獨特的人生況味。

翻閱史籍,據《梁公九諫》記載,“則天睡至三更,又得一夢,夢與大羅天女對手著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將,頻輸天女,忽然驚覺……”

這時候,象棋的話題來了。第二天上朝,武則天問諸大臣,其夢如何?那個狄仁傑丞相,就聰明地奏了一本,說什麼打將輸天女,可謂局中有子,不得其位,而失其主。最好速立太子盧陵王為儲君,而廢武三思立太子之動議……

看來,古人的智商還是很高的。虛無飄渺的象棋夢與實在的立儲君聯絡在一起,思維的活躍實在可圈可點。然而,這次狄仁傑失敗了,武則天否決了他的動議。在人生的棋局上,武則天只不過跑出了試探性的一著“馬”,狄仁傑就送上“車”被吃,那麼較量的輸贏是一目瞭然的。

這時候,武則天的“下棋”是輕鬆的,她不會不耐煩。她用不著像屈原在《楚辭·招魂篇》裡寫到的行棋技藝,“分曹並進,遒相迫些”,相到進攻逼迫,使對方死棋。武則天是自信從容的,她不可能不小心眼地被歷史的山峰迷霧所籠罩。

可是,武則天的悲劇就在於此。要知道。她的前身是“仕”。所謂的“仕”,也就是類似於宮中的宮女,她是為“帥”服務的。“仕”不需要太清醒,也不需要太出風頭,“仕”擅自變為“帥”,中國象棋中沒有這般規則,制度不允許,殘酷的男權社會也不允許。中國的官僚制度絕非多元,其基本理念是上下有序,男女有別,中央集權和國家要為社會傳播正確的道德框架。男權社會會逼使武則天這樣的“優秀之仕”失敗。有時候想起來,某個時期,我們所謂的社會價值導向和潮流是很卑鄙與骯髒的。像武則天這樣的象棋風景的凋落,只能是深深地嘆息!

象棋的“象”字,最初為“象徵”之義,以棋象徵戰鬥之事,用棋子代表將帥及各兵種來演習戰鬥,這就是象棋的來歷。

那麼,在象棋中,“卒”算何等角色呢?告訴你一句很沮喪的話,“卒”什麼也不算。在曾經圖案化的象棋棋子中,“卒”只是手持長矛或戟的普通一兵。卒瑟瑟縮縮地站在隊伍的最前列,毫不起眼,在殘酷的戰爭中,它經常是犧牲品。

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證據,南宋初流傳至今的我國著名“象棋十訣”中就有兩訣是關於“卒”的。一是“棄子爭先”;二是“舍小爭大”。一個“棄”,一個“舍”,你看看“卒”,它的地位有多“高”?掩護猛烈的火炮進攻要“卒”墊底,阻止馬進攻要“卒”,你還能說什麼呢?這樣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簡直比小草都偉大了。但悲哀的是,下棋者大部分還是看不起“卒”。

人生像局棋,變幻無窮局局新,你對“卒”敷衍了事甚至粗暴對待,那麼用到“卒”時,“卒”還會替你賣命嗎?“卒”不是無用的代名詞,它也是象棋的有機組成部分,缺它不可。明詩人毛伯溫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