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2章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

分辨屬於進攻或防守,攻守兼備的較少。為使終局時自己較快擊倒對方取得勝利,序盤時就花很多手在王的防禦上,先行穩固陣形,中局時大可全力進攻。然而由於九宮的限制,中國象棋在將帥身旁的防禦較為簡單,如連起仕相或貼身車等,並將重點放在整體局面之上,自己陣型是否鞏固,有否弱點等,因而在中殘局常常走出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手段,這方面在日本將棋較為少見。

棋規

中國象棋子力較不活躍,活動限制較大,其中以將帥情況最為嚴重,容易受到長將、長捉,若一場棋局因其中一方長將、長捉,不變成和,將大大減低下棋意義,所以中國象棋棋例禁止長將、長捉無根子。反觀國際象棋,差不多每一枚棋子都有較多位置走動,較容易避免長將、長捉,所以國際象棋並無相關規定。日本將棋越進入棋局中後階段,子力結構、形勢、對敵方王將之威脅,較子力得失重要,所以有較多棄子取勢搶攻的機會,因此日本將棋並不禁止長捉。

和局

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常會因為對局中途大量兌掉子力,做成最後雙方均沒有足夠子力取勝,做成和局。日本將棋規定可以再用持駒,雙方子力不會減少,因而不易成和,將棋和局可說百中無一,和局只會由千日手做成,而就算出現持將棋時,雙方亦會按點數分勝負。所以,平常下將棋時,絕不會企圖求和,更不可能為下和棋而留力。基於將棋非勝即負的原則,棋路反而更盡更狠。

最複雜的是圍棋。先不談棋盤大小,圍棋的思維是更高的層次。圍棋的棋子不分大小,沒有先天的不平等,因而不能靠事先賦予的等級進行搏殺,圍棋是靠團體作戰,4個子才能殺死對方一個子,高效的搭配自己的團隊,是唯一的進攻手段。危機感不同,象棋的子生命是一開始就決定了的,而圍棋不一樣,落地還必須生根,無眼不活,子再多都沒用!另一方面,和另外兩種棋不同,圍棋是以佔地多少取勝,尤其是空地,他不是以殺死你為最終目的,不是零和博弈,你活我也活,不矛盾。高手對決往往決勝於一目半目。由於要依靠團體作戰,圍棋特別講究“形”和“勢”,這也是思維中比較高階的層次和角度。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形成於公元5世紀左右,從棋盤和棋子的結構上來看,兩種棋的同源性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是象棋起源於印度,由印度傳入中國。很多中國的學者持反對意見,因此考古學上對此研究得很多,分歧也很大。造成分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外考古學的交流不夠充分,二是中國人有希望象棋起源於中國的主觀意願。不管意見如何,都說明中國和西方很早就有文化交流,象棋的形成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

象棋的社會價值包括很多方面,它是一種娛樂方式,一種開發智力的遊戲,它可以培養人們作出決策的能力,鍛鍊人們承受輸贏的能力,等等。同時,象棋還具有其他作用,例如報紙上經常會刊登象棋的排局,排局的創作和解答過程就如同詩詞的創作和欣賞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象棋是一種藝術,在這一點上中國象棋表現得尤為突出。在電子時代,象棋成了人腦和電腦較量的平臺,自從國際象棋棋王卡斯帕羅夫挑戰IBM的“深藍”以來,這樣的活動就沒有停止過,目的不在於讓人腦和電腦比個高下,而是謀求其中的商業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象棋又在參加社會經濟活動,這一點國際象棋比中國象棋領先得多。

很多棋迷同時擅長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現在這樣的棋迷隊伍正日益壯大。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存在很多共同點,也存在很多區別,可能有人要問,兩種棋的學習是相互妨礙的,還是相互獨立的,還是相互促進的?本文的回答顯然是相互促進的,為此,需要對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做系統的比較研究。比較研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找出彼此技術上的共同點,使得學習上不要花費重複的精力,二是找出它們的重大區別,使得棋手在技術的掌握上不致於混淆,透過比較來加深印象,這樣棋手會把技術上的特點會掌握得更好。

中國象棋的棋盤比國際象棋大,但子力總價值卻比國際象棋小,所以就“火力密度”(子力總價值和棋盤大小的比值)而言,國際象棋比中國象棋大一倍多。“火力密度”這個指標可以引出棋局的很多特徵。

火力密度小的戰場很容易造成兵力的相互突破,這一特點形成了中國象棋的特徵——在中局時很容易形成對攻的局面,甚至對殺。因此,中國象棋對殺法比較重視,棋局更多地在中局收場,進入殘局的機會不多。

火力密度大的戰場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