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4章 蒙古象棋

第八百三十七章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是內蒙古民間盛行的一種體育遊戲,一般來說蒙古象棋有兩種型別,一是棋盤為8x8格的Shatar,另一是10x10格的Hiashatar,但Hiashatar少為人知。以下內容皆是Shatar。蒙古象棋形式、走法、規則接近國際象棋,但與國際象旗又有所區別。蒙古語稱為“沙特拉”,是北方草原古老獨特的博弈遊戲之一。漢文音譯喜塔爾、沙特拉、沙塔拉,是流行蒙古的象棋遊戲,目前流傳的是棋盤六十四格的規則,另一是百格棋盤的蒙古大象棋已少見。

蒙古象棋,蒙語稱為“沙塔拉”,亦寫為“喜塔爾”,這是阿拉伯“沙特拉茲”的轉音。

中文名

蒙古象棋

外文名

Mongolia chess?

發展

近代時走法已如同國際象棋簡化版

申遺地點

內蒙古

批准時間

2007年6月

遊戲簡介

蒙古象棋,蒙語稱為“沙塔拉”,亦寫為“喜塔爾”,這是阿拉伯“沙特拉茲”的轉音。是自蒙古古代社會就流行的一種棋種。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與國際象棋相同。但是蒙古象棋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馬無別足限制和不得最後將死對方的官長,官長和車之間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時,先動官長向車走兩格,然後讓車從官長上面跳過去,馬或駝不能直接做殺,一般不允許吃光對方,要給對方留一子。它的棋盤是由顏色深淺交替排列的六十四個小方格組成的正方形,與國際象棋的的棋盤一模一樣。淺色的叫白格,深色的叫黑格,棋子也分白黑兩種,共三十二個,雙方各有一王、一帥、雙車、雙象、雙馬和八個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駱駝,把兵刻成獵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遊牧生活的氣氛和特色。在民間,玩蒙古象棋仍然是古波斯的走法,這也是國際象棋原來的走法。

相關記載

蒙古古代流行的一種象棋,據清葉明澧《橋西雜記》載,蒙古象棋的棋制和著法是:“局縱橫九線,六十四罫。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車、二馬、二象、一炮、一將,別以朱墨,將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車,馬、象左右列,卒橫於前,棋局無河界,滿局可行,所謂隨水草以為畜牧也。其棋形而不字,將刻塔,崇象教也。象改駝或熊,迤北無象也。卒直行一罫至底,斜角食敵之在前者,去而復返,用同於車,嘉有功也。馬橫行六罫,駝可斜行八罫,因沙漠之地,駝行疾於馬也。車行直線,進退自由。群子環擊一塔,無路可出。始為敗北”。

《中華全國風俗志》載:“蒙古棋與內地之棋不盡同。不知其所自始,局縱橫九線,六十四卦,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車、二馬、二象、一炮、一將,棋面圓形,將刻塔,象刻馭或熊,眾棋環擊一塔,以無路可出為敗,此亦蒙古之特別文明也。”據《小方壺輿地叢鈔》第二卷載《塞上雜記》所云,蒙古象棋與中國象棋不同之處是:“象刻駝或熊,迤北無象也……無士,不尚儒生也……無河為界,所為水草以為畜牧也”顯示出遊牧生活的色彩。據《綏遠通志稿》記載,蒙古象棋“以小木雕成各種模型。計諾彥二。獅虎各一。駝馬各四。車輪二。寶盆二。小獅八。小虎八。共計三十二枚。弈時,雙方各持十六枚。一方為諾彥、獅、駝、馬、車輪、小獅。一方為諾彥、虎、駝、馬、寶盆、小虎。兩方公塗紅黃二色。用方紙畫為六十四格。各佔三十二格。弈法;置棋子於方格中間,後行八格中,二格置諾彥與獅子。左右置駝、馬、車輪。前八格各置小獅一。對方佈置亦如之。對弈時誰先走誰後走,沒有一定規矩。官長或右、或左、或前,只走一步。獅與虎左右前後斜可走八面。駝向前斜面。馬走拐格。車輪、寶盆如象棋之車,可走前後左右。小獅、虎向前走一步,若走至對方底格,即可當虎獅之用矣。以困死一方諾彥為終局,其中運用無窮。”《橋西雜記》載,蒙古象棋的棋制和著法是:“局縱橫九線,六十四格。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車、二馬、二象、一炮、一將,別以朱墨,將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車、馬、象左右列,卒橫於前,棋局無河界,滿局可行,所謂隨水草為畜牧也。其棋形而不字,將刻塔,崇象教也。象改駝或熊,迤北無象也。卒直行一至底,斜角食敵之在者,去而復返,用同於車,嘉有功也。馬橫行六,駝可斜行八,因沙漠之地駝行疾於馬也。車行直線,進退自由。群子環擊一塔,無路可出,始為敗北”。

起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