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從人們把詭得近於妖的諸葛亮尊崇為智慧化身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人們不僅接受詭道,而且非常欣賞詭道。

可能是仁義道德正統思想的影響,學者們在研究品評《三國》時,不知是對《三國》的詭道視而不見,或是不屑一顧,還是不敢正視;反正總是在文學欣賞、歷史考證的範圍內,不肯越雷池一步。

說實話,《三國演義》在文學成就方面,中外許多文學名著的成就不亞於它,甚至超過它。它在描寫戰爭激烈殘酷方面,並不突出;它在描寫武打方面,不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它還違背文學聖訓:愛情是文學的永恆主題。沒有描寫愛情。

《三國演義》在歷史方面,古人就對它三七開,“三分虛,七分實”;這未免都有些過譽。易中天先生對它七三開,“七分虛,三分實”;也並非無稽之談。

那為什麼《三國演義》問世後,具有深刻影響後世幾百年的魅力呢?是它的思想意義嗎?

應該承認,《三國演義》的一些思想隨著時代發展,已經過時,不被現代人接受。可是,為什麼《三國》的魅力經久不衰,還不斷掀起《三國》熱,且有越來越熱的趨勢呢?

《三國演義》的魅力就來源於詭道,其詭道與時俱進,不僅被現代人接受,還發揚光大,運用到各個領域。

可以實事求是地說:古今中外所有文學作品,在描寫詭道方面,沒有能與《三國演義》相提並論的。就是那些專門寫詭道的兵法、計謀之書,也遠不及《三國演義》描寫得生動形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國演義》是世界詭書之最,詭出無窮魅力,魅了幾百年仍然魅力無限。一部詭書爭天下,堪稱東方不敗的“詭魅”大帝。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

讀《三國演義》,學詭道,就如同走進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軍事韜略、政治智謀教學的大課堂。

《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在描寫軍閥兼併的戰爭過程中,自始至終貫穿著“上兵伐謀”的兵家思想,拓展開廣闊場面,軍事角逐中有政治、策略、經濟、外交等手段,適情、適勢、適事、適機、適時地用兵,成功地描寫了三國時期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勾畫出精彩的經典戰例。

《三國演義》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一大批傑出的政治、軍事人物,以曹操、諸葛亮的形象最經典;這些傑出人物的創意性思維、遠見卓識、隨機應變和巧施妙計的本領,對今人很有借鑑作用。

《三國演義》用高超的文學筆法,描寫出戰略戰術、進攻防禦、虛實奇正、迂迴奇襲、攻心為上等等,基本上符合軍事科學原則和謀略;就是虛構出的“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在歷史上也能找到相似的戰例。

《三國演義》用精彩的藝術手法,描寫出歷史上的合縱連橫、遠交進攻、進退攻守、用間反間等謀略,能讓讀者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深入淺出地認識軍事韜略和政治權謀。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2)

《三國》詭道天下無敵(2)

《三國演義》用精彩的藝術手法,描寫出歷史上的合縱連橫、遠交進攻、進退攻守、用間反間等謀略,能讓讀者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深入淺出地認識軍事韜略和政治權謀。

兵聖孫武說:兵者,詭道也。

《三國演義》是一部通俗兵書,生動形象,比軍事理論的兵法,更能讓人理解軍事原則和謀略;讓詭道煥發“詭魅”。

講到軍事原則,就要提到我國最著名的兵法……《孫子兵法》,它在世界軍事學上佔有重要地位,且其作用擴充套件到政治、經濟領域,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

日本人推崇《孫子兵法》為:百世兵家之師,讚譽為:兵學聖典。

早在16世紀,《孫子兵法》就傳入了歐洲,受到重視。拿破崙和《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認真研究過《孫子兵法》;德國在一次大戰戰敗,下臺的威廉二世看到《孫子兵法》,十分後悔:“我要是早看到此書,就不會有今日之敗。”

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元帥稱:“世界上所有的軍事院校,都應該把《孫子兵法》列為必修課。”

美國《作戰綱要》,大量引入《孫子兵法》的名言。美軍在海灣戰爭中,把《孫子兵法》列為軍官必讀之書。

然而《孫子兵法》講的是戰略戰術原則,其中一個正要原則:兵以正合,以奇勝。要出奇制勝,就要有謀略。說到謀略,就要提到計策奇書《三十六計》。正所謂: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