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一個基本的衛星發射試驗基地,搞一些可以移動的測量裝置,搞一些臨時的或輔助的試驗基地。”

半個月以後,父親在聽取七機部領導王秉璋、錢學森等人彙報時,又談到了衛星的問題。他說,如果運載工具1969年能搞出來,1970年放人造衛星是可能的。

他又說,人造衛星的研製由中國科學院擔任,這個擔子已不輕。運載工具包括第三級火箭,應由七機部搞。第一顆人造衛星不必搞什麼更多的科學探測,只要放上去,送入軌道,能轉起來,聽得著,看得見,就行。成功後,再搞通訊、偵察、氣象等衛星。

他還說,“大躍進”時,誰都要搞上天的,各搞各的型號,事實教訓我們,上天不是那麼容易,各搞各的是不行的。

多年以來,父親一直反對各搞各的,提倡集中力量,形成拳頭,搞大協作。搞衛星,他仍然是這個觀點。

隨後,中國科學院上報了衛星研製規劃。

8月2日,中央專委會第12次會議批准了這個報告。專委會對中國第一顆衛星提出的要求是:必須考慮政治影響。我國第一顆衛星應該比蘇美第一個衛星先進,表現在比他們重量重,發射機的功率大,工作壽命長,技術新,聽得見。

中央專委會還確定了中國發展人造衛星的方針: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低階到高階,循序漸進,逐步發展。並對衛星工程作了明確分工:整個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委組織協調;衛星本體和地面測控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第八設計院負責;衛星發射場由國防科委試驗基地負責建設。

。 想看書來

這顆衛星,本來可以早一點上天的(2)

這樣,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便開始進入了工程研製階段。為全國協作方便和保密起見,再加上提出搞人造衛星建議的時間是1965年1月,於是,中央專委確定,把搞人造衛星的代號定為“651”任務。

9月,中國科學院組建了衛星設計院,由趙九章任院長。中國的第一顆衛星定名為“東方紅一號”。

中國人造衛星的研製工程,終於正式起步。

東方紅一號上馬不久,文化大革命來臨了,人造衛星工程的研製受到很大幹擾。父親那時候緊緊盯著“兩彈結合”試驗,盯著氫彈,除此之外,他還盯著核潛艇和衛星。搞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後,他到馬蘭核試驗基地視察,離開馬蘭,他沒有直飛北京,而是和張震寰、錢學森等人一起,又回到了酒泉。時間是1966年11月17日。

他這次來,是專門為了衛星來的。

導彈試驗基地的領導李福澤、慄在山、張貽祥等,起初不明白父親他們為什麼又來這裡。父親說:“我這次來,是有件要緊事和你們商量。”

父親說的要緊事,就是衛星的事。父親告訴他們:現在科委機關和北京的研究院都亂了,為了不影響整個衛星發射試驗的進度,衛星地面觀測臺、站的籌建工作要交給你們基地管。我回北京後,讓總參發個檔案,各個臺站的工程建設由各大軍區組織實施,站址勘選、裝置安裝、業務工作都由你們負責。你們要抽出技術骨幹,到各個臺站負責技術工藝性建設和裝置安裝。科學院的“七零一工程處”現在已無法正常運轉,也要交給你們。你們可以先作些準備工作。

聽父親說完,李福澤不禁面露難色,他老老實實地說出了基地的難處:“聶老總,這方面的工作,難度非常大,科學院的‘七零一工程處’又屬於地方單位,任務協調、人員管理比較複雜,讓基地來接管是很困難的。”

錢學森著急了,說:“科學院的人現在正忙於搞‘文化大革命’運動,北京沒法安安靜靜地搞,照目前這個樣子,衛星的事,恐怕一年半載都難以走上正軌。”

父親對李福澤說:“你們先吃後吐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先接收過來再慢慢消化吧。不管現在遇到了多大的困難,我們的人造衛星發射試驗一定要如期實施。現在再不抓緊衛星觀測臺站的建設,就趕不上了。”

1967年2月至10月,東風基地副參謀長喬平率領由基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工業設計院、北京郵電設計院等單位有關人員組成的勘察組,先後在全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勘察,確定了各衛星地面觀測站的站址,並確定將陝西渭南作為基地衛星測量部(即第六試驗部)所在地。

1967年6月23日,東風導彈試驗基地成立了衛星測量部,統一負責全國衛星測量臺、站的規劃、建設及建後的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