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這句話應該說是至理名言。

改革開放之後,有人認為,只要國家有了錢,我們可以走捷徑,就可以花錢買裝備,買技術,買一個軍隊現代化來,不必要花那麼大力氣,那麼多時間自己研製。父親堅決反對這種態度,他和張愛萍、劉華清、洪學智多次談到這個問題。他的主要觀點有——

中國這麼大,武器裝備一定要立足自己研究生產,靠外國是靠不住的,我們不能受制於人。

武器裝備依靠進口搞現代化是妄想。我們不能靠進口買個國防現代化……當然不排除引進個別關鍵技術,至於整套引進,那是做夢。 我們沒有那麼多外匯,外國人也不會把先進技術全部賣給我們。

買外國的,一定要注意買專利。引進的目的,主要是透過仿製研究,今後自力更生設計製造中國自己的武器裝備。

有些人總想搞進口,是思想上的懶漢,不考慮後果怎麼樣!過去“兩彈”靠自力更生還不是都搞出來了。中國人並不蠢。現在條件比過去好多了,只要堅持自力更生,大力協同,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一定能搞出來的。

飛機用的雷達、電子裝備、火控系統,這些配套裝置很重要,否則你的飛機就起不了作用。這些裝置也很複雜,在國外往往是幾個國家協作搞,我們國內更要組織大協作,才能搞好。

軍事工業中文明生產很重要,外國人一參觀我們的工廠或科研單位,首先提出來的就是這個問題。

怎樣儘快地使我軍的武器裝備現代化,是父親後半生最為關注的大事之一。在經歷了“文革”的停滯之後,我軍的裝備研製終於迎來了又一個收穫的季節。

新的攀登(1)

科學研究,其實就像登山一樣,是個不斷攀登的過程。這是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多年以來,我們一直把不斷攀登科技領域的高峰,當作科技事業前進的動力和目標。

導彈、原子彈、衛星、核潛艇的研製成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攀登上的一座座科學的高峰。粉碎“四人幫”以後,各條戰線加快了前進步伐,國防科技領域更是一馬當先。中央確定的任務是:繼兩彈一星之後,我國要在洲際運載火箭、潛射導彈和同步衛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當時,這三項任務稱之為“三抓”。

這時的父親,已經年近八旬,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親臨重大試驗的第一線了。他原先承擔的一部分重任,已經放到了張愛萍的肩上。

早在“文革”後期,張愛萍就被鄧小平、葉劍英和父親等人推上第一線領導國防科技工作。多年以來,張愛萍一直在父親直接領導下工作,父親對他很信任,對他的工作也很滿意。但是隨著反擊右傾翻案風和鄧小平再度受衝擊,張愛萍也受到“四人幫”一夥的猛烈批判,處境艱難。張愛萍住進醫院,父親牽掛他,親自到醫院看望,說:“愛萍,你務必好好休息,好好治療,這些日子,你太辛苦了。有人說,我是你的後臺。他們說得一點不假,我就是你的後臺,我也樂意做你的後臺!”

父親的話,令病中的張愛萍深受感動,這句話他一直記著,父親逝世後,他在一首悼念詩中,曾寫道“翻案後臺我願當”,就是說的這件事。

“三抓”任務,是由張愛萍在第一線親自指揮的。

“三抓”中的“第一抓” ,是洲際運載火箭發射試驗。

早在1965年3月,中央專委就決定我國要研製洲際運載火箭。如果有了這種火箭,中國的“拳頭”就可以伸得更長,國防更有保障了。由於“文革”的影響,研製工作被迫一再推遲。1975年5月25日,毛主席、周總理批准中央軍委關於洲際運載火箭的研製計劃。

為了完成洲際運載火箭的全程飛行試驗,需要一支在海上活動的跟蹤測量船隊。1974年,我在國務院、中央軍委“09、718”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後任副主任。當時,組織上安排我參加這一系統工程的組織協調工作,我感到非常高興。說實在的,能為祖國國防科技事業盡力,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遠洋測量船在上海江南廠建造,說起來也是歷經坎坷。1970年12月,周恩來總理主持中央專委會議,決定把這項工程作為國家重點任務。1972年4月,葉劍英副主席召開軍委辦公會議聽取工程進展情況的彙報。張春橋在會上提出上海地區承擔大部分船舶的建造任務有困難。葉副主席聽後非常氣憤,用手撥過地球儀,指著“上海”大聲地說:“下馬不行,要硬著頭皮搞,測量船一定要搞,而且要在上海搞。”

那時,父親基本上靠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