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說話。
“我受皇上的厚愛,執掌軍務,當以死報效皇上盧象升無能,誤國誤民死不足惜死有餘辜皇上大量,饒恕了他的性命我若是他,斷然羞愧而死”楊嗣昌首先引述皇帝的口諭,把盧象升狠狠的貶斥了一番,語氣和神色都十分嚴峻。
楊嗣昌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要殺雞給猴看。因為盧象升原來帶領的部隊,很大一部分,是盧象升自己組建起來的天雄軍,只有祖寬和左良玉兩部不屬於天雄軍的序列。楊嗣昌要整飭軍隊,首先就要拿天雄軍入手。崇禎皇帝顧忌的,也是這支有私兵性質的天雄軍。
用陰冷的目光掃了所有人一眼,楊嗣昌繼續說道:“本總督深受皇上厚恩,界以重任,誓必滅賊。諸君或世受國恩,或為今上所識拔,均應同心戮力,將功補過,以報陛下。今後剿賊首要在整肅軍紀,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如有翫忽軍令、作戰不力者,本總督有尚方劍在,副將以下先斬後奏,副將以上嚴劾治罪,決不寬貸”
楊嗣昌很明白,韃子在崇禎的心目中,只是一時的兇殘強盜而已,是纖芥之疾,對明國是不致命的。因為,無論韃子在北直隸如何的燒殺搶掠,最終都是要回去遼東,回去關外的。只有內地的賊,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是朝廷最致命的敵人。因此,楊嗣昌的大業,也是要從剿賊著手。
當然,這也是避重就輕的意思。畢竟,當下,朝廷的軍隊,想要和韃子面對面的碰撞,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連高起潛的遼東騎兵,都被韃子打敗了,他這支軍隊,騎兵數量嚴重不足,怎麼是韃子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