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葬掉的屍體,都被人挖出來。至於是怎麼處理的,誰也不敢過問。
又因為韃子的肆虐,洪承疇和楊嗣昌的軍隊,都遲遲無法回去河南、陝西等地,導致陝西的流寇,又有重新聚集的態勢。壓力大大減輕的李自成等流寇,紛紛從陝西進入河南,尋求得到更大的發展。遠在洛陽的福王,三天兩頭就來報告,說是河南兵力空虛,萬一流寇又來,河南各府只怕抵擋不住。福王的這些奏疏,讓崇禎很是矛盾。
從輩分上來說,洛陽的福王,乃是崇禎的叔叔。崇禎一直都標榜自己的純孝,自己的親叔叔如此驚恐,他當然不能不理不睬。可是,韃子就在北直隸,好像沒有退卻的跡象。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洪承疇和楊嗣昌南下,恐怕是不現實的。沒辦法,崇禎只好暫時拖著。
“快走吧”
“快走吧”
“快走吧”
夜深人靜的時候,崇禎簡直都要向老天祈禱了。
他希望得到老天的眷顧,讓韃子趕緊的退走。除了老天的保佑,崇禎的確是想不到別的辦法了。楊嗣昌的督師,沒錢沒糧,想要發動對韃子的進攻,也是有心無力。高起潛和王坤兩個,又不爭氣。唉,崇禎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崇禎愈是覺得人事努力很難指望,愈是想靠神靈保佑國運。今年春天,他瞞著朝臣,命僧道錄司暗中挑選了幾十位佛、道兩教的名德法師在南宮建醮。他還暗中傳旨召江西龍虎山張真人來京建醮,但因路途遙遠,尚未趕到。從二月中旬以來,他時常忙裡偷閒,帶著周後和田、袁二妃,去南宮燒香祈禱。
但是這樣的事情如何能瞞住群臣?不免有一些言官上疏勸諫,請他不要迷信僧、道,做這種無益的事。他心中很痛苦,有時想著自己既是一位英明君主,自然不應該迷信僧神,使得後世議論。可是他又想著國事日非,無術挽救,除非上天見憐,有什麼法兒使國家轉危為安,否極泰來?有一次他自言自語的說道:“唉,建醮,建醮這些言官怎知道朕的苦心朕非昏庸之主,只是勢不得已,向上天為民請命耳”
後來又有一位言官上了一道奏本,措詞比較率直,說南宮靠近太廟,每日鍾鈸之聲聒耳,使祖宗為之不安。祖宗不安,何能祈福攘災?崇禎沒有生氣,提起硃筆批道:“朕之苦心,但願佛、天、祖宗知,不願人知。”過了一夜,當這個奏本要發出宮時,他重新看看御批,自覺批語不雅,不似帝王的話,便塗了去,改批“留中”二字,不再發出。
進入三月份以後,崇禎因為事忙,一直再沒有去南宮燒香。前幾天他接到山西巡撫和布政使的聯名奏疏,說山西某地天雨血,某地發生地震,倒塌了許多房屋,壓死了不少人、畜。他非常震驚,心中越來越感覺到不妙。他揮筆寫下這樣的語句:“前年元旦日蝕,今年京師和山西地震,又雨血,災異如此,實在可怕。”
不知不覺間,崇禎忽然又想到,西漢哀帝時發生日蝕和地震,大臣們對策上言,說這是不尋常的災異,果然不久西漢就亡了。何況如今不僅日蝕、地震,天又雨血想到這裡,又想想當前大局,不覺出了一身冷汗。他根據皇曆選擇了一個宜於齋戒祈攘的日子和時刻,親至南城燒香。擇定了吉日良辰,他吩咐司禮監替他準備青詞表文,並事先傳諭在南城的僧、道們知道。
今天是三月初八,正是崇禎選定的良辰吉日。三個月來,北京城多風多沙,今日難得的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微微的南風清爽宜人。河岸上,一長排綠柳映水,柔絲搖曳。兩隻黃鵬在柳枝間穿來穿去,發出婉轉柔和的叫聲。護城河轉彎處有一座用太湖石疊成的假山,四面槐柳簇擁,綠蔭森森。幾枝盛開的石榴花橫在太湖石上,分外鮮紅。
早上,崇禎偕同周後、田妃、袁妃,分乘小輦,穿過文華殿西夾道,出了東華門,順著護城河東邊的青石御道向南走去。從這裡往西去,有一條松柏夾著的石板路,通往太廟的后角門;往南,不遠處有一道紅色高圍牆,上覆黃色琉璃瓦,從紅牆中露出巍峨的宮殿和高大的古松,並傳出鍾、磐和梵唄之聲。
護城河中水色湛清,微波上閃耀著金色的太陽,水底盪漾著三四片白色雲影。崇禎已經有許多天沒有出過紫禁城,這時不由得心情一爽,眼睛裡露出來一絲笑意,好像種種苦惱,都暫時從他的心上離開了。
三乘輦繼續向南行去,過了片刻,來到了南宮的正門外邊。南宮的大部分都是英宗時代的建築物。一百七十年來不斷修繕、油漆、增建,十分美麗。南宮大門外有許多高大的白皮松,遮天蔽日。三乘黃色小輦在白皮松中間的漢白玉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