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監察機構,監督評功的整個過程。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護衛隊,只有幾百人,相互間的關係,還是比較單純的,暫時沒有監督的必要。戰士們的思想,也比較單純,大家的競爭是團結的,向上的,積極的,不存在背後使陰招的情形。不過。有關監督機構的建立,張準一直都在思考當中。

大明朝有自身的完備的監督機構,無論是都察院,給事中,還是錦衣衛,本身都屬於監督機構的一種,但是,錦衣衛的權力,有擴大化的趨勢,最後自身也變成了特權階蕊當東廠、西廠、內廠什一…舊現以後,泣種監督。凡經宗今變味六事實上,任何凌溝洲律之上的監督,本身就是致命的。監督者本身也要接受別人的監督,否則,這種監督,就是弊政。

實際上,到明末後期,皇帝已經脫離了對東廠和錦衣衛的掌控。這種掌控,不是說皇帝沒有權力撤換其首腦,而是沒有辦法改變其性質。錦衣衛和東廠都是特權機構。沒有人信服他們。用錦衣衛來肅貪,結果錦衣衛比貪官更貪。用東廠來打黑,東廠自身就是最大的黑惡勢力,誰打誰呢?

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卻又可以控制的監督機構,還真是不容易。

地位低了,監督不了別人,例如後世的某些監察機構,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哪裡還敢行駛監督職權。但是地位太高,好像錦衣衛和東廠。自身的問題又是多多。中間的這個度,張準都需要好好的衡量。

同時,張準決定,嘗試限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