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沉吟不語。他知道張準說的都是實情,更知道張準後面還有話要說。
果然,張準霍然站起來,走到大廳的左側,指著牆壁上的地圖,深沉論說道:“吳三桂,你來看。
吳三桂走過去,審視著地圖。
張準沉聲說道:“依據你的推測,韃子要是南下,會走哪條線?”
吳三桂看了張準一眼,同樣深沉的說道:“看你在哪裡了。韃子這次入寇,很大原因是衝著你來的。你在哪裡,韃子就要向哪裡發起攻擊。”
張準點點頭。
吳三桂雖然年輕,眼光卻著實不錯,很快抓到了要點。
這次韃子南下,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解救登州城的韃子。第二個,就是對付他張準了。而在這兩個目的裡面,第二個要比第一個更重要。換言之,就是消滅他張準才是頭等要務。韃子的戰略,肯定是圍繞他張準而進行的。或許,這可以稱為古代版的“斬首行動”0
只要消滅了他張準,登州城的韃子,自然就可以解救出來。張準要是死了,虎賁軍的戰鬥力,起碼要削減一半。相反的,如果只是單獨的救齒卡登州城的韃子,而沒有消滅他張準的話,他張準肯定還會捲土重來的。韃子以後有的還是麻煩。因此,他們必須從'{}體上消滅張準。
此外,在心理上來說,韃子也必須消滅張準。否則,有一個張準做為榜樣,可能帶出更多的張準。一個張準就已經這麼頭痛,要是還有更多的張準,那還得了?其他人不需要像張準這麼厲害,一戰就能打掉數千的韃子,只需要一戰能打掉幾百的韃子,韃子就支撐不住了。
韃子對明…國實行的一貫都是誘降和斬殺雙管齊下的戰略。對於軟弱的明國官員,置之不理,又或者是誘降。對於敢於反抗的明國官員,無論花多大的代價,都要一律斬殺,以此來打擊明國反抗拉子的勇氣。經過西次的打壓,明國敢於反抗的官員,的確不多了。
然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張準。不但一口氣在黃縣打死了幾千人的韃子,還將兩個貝勒圍困在了登州城。這對韃子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他們不能成功的消滅這個張準,就等著張準日益壯大,反過來將他們消滅了。
吳三桂顯然很清楚其中的緣故,因此,對於抗擊韃子的這次入寇,顯得不太積極。韃子是衝著張準來的,他那麼積極做什麼?同樣的,高起潛等人的內心,是否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得而知。高起潛這些人,可以被鄙視,可以被唾罵,可以被挫骨揚灰,卻絕對不要低估他們的腦子。在這個年代,腦袋笨的人,絕對佔據不了高位。
甚至,連朝廷的皇帝、內閣、九郜,都有可能在想,反正拉子是衝著張準來的,他們這麼積極做什麼?韃子殺了張准以後,自然會退回去的。藉助韃子的手,將張準消滅掉,對明國也是有好處的。儘管可能又要被韃子搶走一些人口和物!,那不過是小事。
張準指著地圖上董家堡的位置,不動聲色的說道:“我就在這裡。
吳三桂肯定的說道:“既然如此,韃子必然會對你發動猛攻,然後派遣部分兵力,經德州、濟南、青州一線,深入山東,解救登州城。
張準說道:“沒錯!我的猜想也是這樣!現在,你應該能確定好自己的位置了吧?”
吳三桂沉吟不語。
張準輕描淡寫的說道:“韃子的首級,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對你有意義。拉子的首級,我可以全部給你!”
吳三桂的眼神頓時發亮。他看著地圖,思索片3·1,很快就說道:“我在天津衛。”
張準若有所思的說道:“天津衛?”吳三桂肯定的說道:“不錯,正是天津衛!“老狐狸!”張準在內心裡暗暗的罵一聲。
吳三桂是不是大漢奸,暫時還不知道,但是,此人絕對是老狐狸。此人的狡黠,在“我在天津衛”五傘字裡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毫無疑問,吳三桂是有權力慾的。這是廢話,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沒有權力慾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根本無法驅動他吳三桂。當然,他老子吳襄是個例外。或許吳三桂的確是個孝子。但是,除了吳襄之外,肯定沒有其他人可以輕易的驅使吳三桂。
在沒有提到韃子的首級之前,吳三桂顯得很不熱情。因為他察覺到,自己的戰功,可能比不上張準。既然拿不到頭功,他的積極性,就顯得非常低了。韃子是衝著張準來的,他完全沒有必要插上一腳。以他四千人的騎兵,和韃子對陣,的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