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8部分

都不願意向上彙報,顯然是一心想要藉助韃子的手,削弱秦軍的力量。指望他下令遼東軍全軍突擊沈陽?做夢!就算吳三桂本人想要突擊,也肯定會被高起潛制止的。如果連吳三桂都無法主動出擊,其他的遼東軍將領,更加不會主動出擊了。

作為遼東的監軍,高起潛的權力很大,吳三桂斷然不可能違揹他的命令。事實上,張準從某些渠道獲悉,高起潛對吳三桂,其實是很欣賞的,他甚至想要收吳三桂為義子,只是還沒有正式提出來。如果高起潛真的提出來,要收吳三桂為義子,大概吳三桂也不會拒絕的。

從軍事戰略上來看,在韃子屢屢入寇的時候,明軍的確是有機會直梏突襲瀋陽的。韃子的兵力,始終是有限的,精銳入寇以後,遼東的兵力,確實空虛。如果是張準統帥遼東軍,一定會集合十萬精銳,直梏殺向瀋陽,從而迫使韃子撤退八寇的軍隊。

這是秦基本的圍魏救趙策略,沒有人會不懂。之所以不去做,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想做。突襲瀋陽的風險固然很大,養寇自重妗利益更多。要是一口氣將韃子收拾了,關寧軍事集團也就不存在了,他們還去哪裡爭奪權勢和利益呢?

現在的關寧軍事集團,可以說是集中了明國大部分的爻源,大部分的精銳,大部分的高層,也是出自這個集團。而這個集團,正是依靠韃子存在的。要是韃子不存在了,這個集團自然會煙消雲散。因此,說的不客氣一點,崇禎皇帝的確是想平定遼東的,只是下面的人「未必就這麼想。要是以前,在瀋陽和遼陽丟失以前,關寧軍事集團的高層,肯定不會這麼想。因為那個時候,喪師失地,是要被斬首的。熊廷弼和王化貞,都因此喪命。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們必須想方設法和韃子作戰。然而,在丟失了瀋陽和遼陽以後,明軍和韃子的戰線,基本上穩定了。在錦州、山海關、廣寧一線,在大量堅固城堡的幫助下,明軍已經成功的擋住了韃子前進的步伐。

在相持階段,關寧軍事集團的小圈子,開始慢慢的形成。外來的威脅沒有那麼強烈了,他們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轉向了內鬥。明國的j源是有限的,軍隊是有限的,誰能分到更多的份額,誰就是老大。有錢有糧有軍隊,才能成為人上人。

事實上,在過去的日子裡,關寧軍事集團得到的代糧、兵員數量,都是最多的。同時,關寧軍事集團的高階官員,進入權力中樞的數量也是最多的。自然而然,他們每個人獲得的私利,也是最多的。遼東的大員們,只要不被斬首下獄,一個個都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的。

好像吳三桂這樣的總兵官,就從來不曾為糧餉發愁。他私人的收入,也是相當不錯的。否則,他怎麼養得起一干的私人騎兵?張準控制了兩府之地,還使用了很多超時空的手段,才折騰出這麼點人馬來。而別人,只要從國庫裡一扒拉,從軍費裡劃出一個零頭,就足夠舒舒服服的過日子了。

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毛大龍表現得太活躍了。毛文龍率領的東江軍,夭夭對韃子發起襲擾,三天兩頭的就和韃子打仗。今天斬掉十個韃子的首級,明天斬掉韃子二十個首級,後天又斬掉五個韃子的首級。

東江軍每次戰鬥的斬獲儘管不多,加起來卻也相當的可觀。袁崇煥在錦州一年,殺死的韃子數量,不過一百人。毛文龍這邊,卻是足足九百多人。袁崇煥不得不對毛文龍下手。否則,韃子都殺光了,他還從哪裡賺取好處啊?韃子都沒有了,還要他這個督師做什麼?

沉吟片刻,張準緩緩的說道:“吳三桂,你如果想知道我為什麼能殺死這麼多的韃子,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吳三桂誠懇的說道:“還請張都督告之。”

張準搖頭說道:“口頭上我:支有辦法告訴你,只有透過實戰「你自己慢慢領會。”

吳三桂皺眉說道:“張都督是什麼意思?”

張準意味深長的說道:“我的意思,你等到我和韃子交戰的時候,就存‘道為什麼了。”

吳三桂搖頭說道:“這是不可能的。

張準慢悠悠的說道:“為什麼?”

吳三桂緩緩的說道:“軍令難違。張準漫不經意的說道:“你放心,我不會擴大地盤的。我只控制三個

的村落,建立完善的防禦體系,為將來抗擊韃子做準備;你可以向兵部上報,就說已經成功的將張準遏制在方寸之內,迫使其不能動彈。只是完全剿滅,尚需時日。你已經派人和張準接觸,要求張準儘快的撤離河間府。兵部自然不會責怪你,甚至還有可能給你小小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