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吾乃關公是也(我於戲是外行,只據傳聞如此,或是說我乃關某是也亦未可知),為什麼呢?因為這關公是明朝的昏君封過他為伏魔大帝,清朝又因他幫助攻略中國,很崇奉他,士大夫還尊之為關聖帝君,這真是豈有此理之極了。小說戲曲裡的孫猴、濟顛僧我以為還不妨容忍,假如民眾是喜歡他的話,但那位關羽卻是斷乎不可,這或者不是個人一偏之見吧。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曹孟德等――飯後隨筆(三四二)

1951年1月5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戲曲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人民承認已久者,應當予以肯定,翻過來說,有些歷來相傳的奸雄惡人,要給翻案也很不容易,或者並不必要。例如曹孟德這人,比起劉皇叔來實在不無可取,但是他同秦檜並在一起,眾口一詞,辯白徒費唇舌,毫無用處。又如潘金蓮的偷情固屬可原,可是謀殺武大究竟是犯罪,黃巢起兵反唐,民間傳說其殺人八百萬,這原是傳說,但反面也沒有確實的反證,所以假如要對他們重新估價,很難說服一般人民,使他們相信潘金蓮不曾藥死武大郎,或者黃巢沒有殺人八百萬。據我的意見,要給潘金蓮翻案,何妨借用卓文君或鶯鶯等人,把從前鬼鬼祟祟,似乎見不得人的事,寫得正大光明,也就可以達到幾分目的,黃巢也不如講鐘相、楊么,更是事半功倍,至少在民眾沒有成見,接受起來便容易得多了。曾聞有人擬改編《白蛇傳》,以破除迷信為主題,說白氏是農家少女,許仙是貧農,法海乃是惡霸和尚,如此編法亦可成功一篇好故事,但是不妨獨立寫出來,原無須依傍白蛇傳說,又把它拆得影蹤全無,此雖不是要給有惡名的人翻案,卻也正是事倍功半的一個好例子。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乞食――飯後隨筆(三四三)

1951年1月6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齊公寫了一篇《化子》,目的是在教化我們,我別無什麼異議,現在只是想關於印度的乞食講一句話。我沒有到過印度,真的,連上海的紅頭印捕也見過不多,現在所說只是根據一個友人的話,而這友人乃是很可靠的。在印度的乞食之風的發達,一部分固然由於佛教的教義,一部分乃是由於印度的風土。那裡天氣炎熱,食物富有(雖然英國佔領之後,每年饑荒,餓死許多人民),居民不甚愛惜,至於佈施有福,那理由還在其次。錫蘭以外和尚是沒有了,但乞士仍有,在印度教回教裡都有這一類人,食既不成問題,所要的只是一塊布,裹在身上當常禮服,熱天蓋頭當傘,鋪地當墊被,下河當浴巾手巾,一切日用便已辦了。甘地的紡車主義,也是這樣看才能明白它的意義,有時地的背景存在,正不是偶然的。中國和尚在溫帶地方生活,一件袈裟決計過不了冬,討飯也不容易,所以生活式樣不得不發生變化,蒙藏便又是一個樣子了。所說那個朋友即是許地山,他在印度留過學,只可惜他關於那方面沒有寫什麼書。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笨賊――飯後隨筆(三四四)

1951年1月8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帝國主義的國家侵略人家,總有一種口實,不過這裡大有巧拙之分。從前最普通的是說土地小,人口多,不得不搶人家的,這雖不合道理,卻還說得天真,有如辛亥光復的前夕阿Q躍躍欲試,有破落大戶說,我們當可免於被搶,阿Q回答道,你總比我有。從前德、意、日三法西斯首領的主張便是這一派,可以說是強盜派吧。美國則又是另一派,這卻只能說是笨賊,杜魯門、艾奇遜原是希特勒、戈培爾的徒弟,實在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他們說對於朝鮮、中國的侵略目的是為了美國的安全,小學生都知道美國與東亞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這在世界上不算是一條小河,怎麼還覺得不安全,要把防線設到東岸來,這理由有誰能說得圓?近來胡佛出來大吵,要將防線移下海去,此賊比較不笨,雖然仍舊要硬佔臺灣、菲列濱、日本等別人的土地,究竟已比杜魯門聰明一等,再下一步便可以退到太平洋中間去了。不過胡佛的聰明也是在朝鮮的鞭子打出來的,大概再要挨一次鞭打,才可以出一個比胡佛聰明的人來,太平洋上才真可以太平一點了。

日本民謠――飯後隨筆(三四六)

1951年1月10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從友人那裡借來一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