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覺得照他的意思這樣譯法最好,所以來實行一下,與別的各本並行,於流通古典,推廣文化上邊增加一分力量,這是大家知道的事。中國只要物力人力足夠,這樣的辦也是很好的,目下雖然力不能及,但照這原則說來,書的重出不算壞事,那總是明瞭的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六十七歲生日記(題為編者所加)

1951年12月28日作

未署名

未收入自編文集

廿八日晴,晨零八度,舊十二月朔。不知今日為可祝耶,為可詛耶?誕生為苦難之源,為自己計,自以少遇見此日為佳耳。先君沒於三十七歲時,祖父卒年六十八歲,但也在誕日前半年,餘今乃過之,幸乎?不幸乎?莊子述堯對華封人之言曰:壽則多辱。若是(我以為這是很對的),則亦是不幸也。但我現今目的只在為人與為工作,自己別無關係,故仍願能忍辱負重,再多譯出幾部書來,那麼生日還是可祝,即長生亦所希冀者也。雖然在一方面死而速朽也是極好的事,不過其利益只在個人而已。早晨孫兒輩來拜壽後書此志感,寫畢胸次灑然。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適口充腸――飯後隨筆(三三九)

1951年1月1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千字文》裡有一句話道,適口充腸,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能很得到要領的把人類吃食的動機說明白了。我說人類的,因為在一般動物吃食只是充飢,到了兩隻手的朋友總要講精講肥,分別好吃不好吃,現今再加上熱量與維生素的計算,這已是第三級了。自然熱量供給與消耗不平均,維生素缺乏,是要生病的,但我覺得充腸的問題也並非不重要,正如維生素病是“吃飽的餓死”一樣,熱量與維生素充足而食量不滿也是餓得很難過,雖然於衛生無害。有人理想將來科學發達,一個人一天只要吃三顆丸藥就夠,不必吃飯,這事或者有一天可以做到,但是我怕人的胃腸如不改良,保健上雖是行了,生理上難免痛苦,因為胃是不習慣於空虛的。因此衛生與適口兩級雖是人類進步後所獨有的,但充腸究竟還是根本的需要,我們沒法輕視它。維他命劑總有限度,熊掌與魚不能常享,結局仍是蔬食菜羹,管他什麼鳥成分,只要沒有毒可以吃便好,吃一個飽才可捲起袖子來做事,這一直是老百姓的意思,現在看來還是完全不錯的。

琉球的酒壺――飯後隨筆(三四)

1951年1月3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我有兩把琉球的酒壺,藏了已有二十年,這回分送給兩個朋友了。其一是我從日本一處民間工藝品的店裡買來,因為在大陶瓷器店是不賣這種東西的,本是老百姓的用品,那時代價也只有日金半圓,卻不能不說是難得之物。其形如大蒜頭,中間的圓筒作喇叭口,卻沒有蓋,旁有一嘴,暗色釉上塗彩色不成形狀,這如放在餛飩店的板桌上裝醬油醋,倒也適合,但實在卻是盛酒的。琉球的燒酒名為泡盛,大概酒花很多,頗有名,以壺的容量不大而論,那是盛白酒而非黃酒的殆無疑問。其二系友人在同處買來見贈,形式奇異,其狀如圓環,徑約一寸,中空容酒,上側有一圓筒為柄,從上端倒酒入內,對面是一壺嘴,彷彿是為燙酒便利而作的,釉與花紋大致相同。這些壺不知道原來什麼名字,與日本的銚子朝鮮的酒煎子形狀均不相似。本來這也是平常物件,但是現今琉球淪陷在美帝手裡,不知何時才得解放,所以成為可紀念的東西,我的兩位朋友都是說吃假黃酒不如真白酒,送給了他們或者還可以有用處吧。

。 想看書來

反對關公――飯後隨筆(三四一)

1951年1月4日刊《亦報》

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編文集

這回全國戲曲工作會議得到了重要的收穫,據報上所發表幾項決定都很正確重要,前進而又那麼穩健,正是難得。其中一項,對歷史上與傳說中為人民所愛戴的英雄人物應予以肯定,我覺得就是很好的一例。在五四以來的偶像破壞的空氣中,對於民間藝術往往過於打擊,犯性急的毛病,結果是至少也是無益,這到現今才算漸加糾正了。但是在這裡當然也有斟酌,未必一律無條件的肯定,譬如伍子胥、諸葛亮、趙子龍、岳飛、牛皋這些人自然是不成問題,至於關羽,我想這就沒有那麼簡單,實在必須加以清算才對,因為這偶像後面是存在著一種迷信的。據說演戲時扮關羽的人不敢稱名,臺上報名也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