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攜弟弟,讓弟弟也來到了四川這裡。王敦一家徹底完了,但是周家卻沒有受到影響。

那時候桓家還不是什麼最厲害的,姓石的才厲害,我大爺爺周撫想投靠姓石的,幸好沒有被發現,至於我爺爺周光有沒有私通趙國,這事情不好說得太清楚,打虎還是親兄弟,上陣不離父子兵。當年桓家的勢力開始起來,我們一直和他們有買賣,兩家關係不錯,所以周家忘記陶家也是必然的,陶家人沒有大志向,直知道湖南廣東,一個心思想到廣東發展,這年頭廣東可不是鬧著玩的,毒蛇猛獸加上洪水,哪裡是人去的地方。

正是不斷的打仗,導致了杜曾杜弘以及他們老爹帶頭的做賊鬧事,這才有先有陶家的崛起後有桓家的替代,而我周家,沒有什麼崛起不崛起,是要不倒翁也行。王敦那夥兒,不僅王敦,就連朝廷裡也越來越依靠陶家和周家,因為朝廷裡已經不喜歡王敦了。說實在,杜曾和杜弘又來結局都很悲慘,雖然不是我們周家直接殺掉的,可是卻是和我們周家與陶家的剿滅是分不開的。從杜弘杜曾的被剿滅和招撫,到王敦的身敗名裂,只有不到十年之間。

杜曾到底是不是杜弘一家的並不重要,反正我爺爺周光那夥兒並不直接和杜曾打交道,據我爺爺周光說的,杜曾至少與杜弘父子有過來往。而杜弘父子,則是原來蜀國的人,聽說杜弘家裡原來是成都人,竟然是成都人!聽說祖上還小有名氣,是因為成都經年戰亂逃到湖南來避難的一家子人,當時從蜀地逃難進入湖南的,一起有好幾萬人之多,他們從四川到湖南,經過什麼地方來已經不清楚,反正在湖南過的不開心,便造反做賊了。湖南一鬧,影響江漢荊州,所以必然會受到朝廷剿滅。這夥人原來就有四川的人,所以後來被陶家的和我周家的剿滅了以後,回到四川又是必然的,因為這對於我們周家至少有利。

杜弘父子是有文筆的,當時他起事的時候,也是考慮再三,他曾經給一個湖南的官員寫過一封信,這封信後來流傳甚廣,甚至傳到了司馬皇帝那裡,又從皇帝那裡派下來給朝廷群臣傳觀,所以當時知道的人很多,這封信開頭我都知道是這樣寫的:

“天步艱難,始自吾州;州黨流移,在於荊土……”

成都人吶,益州秀才,因為姓李的人在成都殺了很多漢人,造成大批漢人逃離。所以這些人到了湖南,被逼造反,卻被稱作蜀賊,真是天助我周家發家。他們想歸順,結果又要他們殺到廣西,說是要給朝廷效命去殺桂林賊。殺完桂林賊,又要他們去殺廣州的賊,廣州那時候叫交州,交州杜弘想去不想去的,可是自己被送到朝廷裡了,群龍無首,有一部分真的在交州又造反了,可是陶侃卻跟著進去剿滅,彩瓷招撫他們,陶侃和我曾爺爺周訪,真是諸葛妙計安天下。

尹奉還是周奉,叫做陶奉也可以,反正差不多。這個大人投靠姓李的,在姓李的手下假意做官,姓李的還封為衛將軍,右丞相。這夥兒就到了桓家以桓溫為首的對四川動心思了,我周家的大爺爺周撫,原來就曾經給王敦逼著往四川去,現在一尋思,倒是情況不一樣了。過去去那是送死,現在自己羽翼已豐,可以和桓家一起去成都折騰幾下子了。尹奉就算不是周奉,至少也是桓奉,絕對就是桓奉,不奉不行,沒有?的出路。成漢政權手下的右丞相多大的官啊,可是要知道姓李的已經開始眾叛親離,眼看就是孤家寡人一個。可是桓家和朝廷的還不錯,沒有到姓李的那個局面。要知道,司馬家的皇帝南渡到建康都城的時候,雖然是個王爺,是琅琊王,可是這王爺也不過是丞相,大都督而已。一個小小的周奉,居然也是丞相,周奉絕對不是我爺爺周光,我爺爺周光已經回鄉探親去了,探親以後的幾年中才發生王敦倒臺的事情。這個周奉卻是我爺爺周光的手下,桓家的和我大爺爺還有大伯伯一起到成都之外,周奉也絕對是裡應外合的人,非常起作用的內應和潛伏地下工作者。尹奉不是享受派,但是被我周家這個享受派逼成了投降派,因為享受派更加需要忠誠。

享受派需要別人對自己的忠誠,而不需要尋歡作樂的時候被對自己忠誠的人發現而不滿,那時候我周家和桓家,都是奮鬥派發展成為享受派的,而到了我這裡,沒有了奮鬥精神,而只有享受和尋歡作樂的腐朽安逸。尹奉不是死於桓家的人手裡,就是直接死於我周家的人手裡。我們把他們一再逼上絕路,尹奉和尹奉的隊伍,就是原來杜弘的流民反賊隊伍,他們的結局並不清楚,這個要問我死去的大爺爺周撫,或者死於和氐族人楊家的爭鬥裡,或者死於和晉朝血脈司馬勳的爭鬥裡。

尹奉也有可能死於和寧州部族的爭鬥中,尹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