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託,派遣了我的爺爺周光來進行訓練並開拔隊伍到寧州的事情。實際上當時任命的寧州刺史是我爺爺周光,不過周光後來又根據我曾爺爺的意思回來了,並且派遣了別人,陶侃當時已經失去這支隊伍的人事權,陶侃當時失去了很多的軍權。而洗腦的作用很大,他們在寧州乾的很好,順利完成了打擊寧州各個部族的工作,以賊殺賊,殺賊眾多,威名顯赫,但是結局悲慘。因為他們被各個部族以及姓李的隊伍聯合打擊,損失慘重,最後只得投降姓李的。因為當時得不到我周家的支援。可是他們已經很效忠朝廷了,所以只是假裝投降姓李的傢伙,後來我大爺爺的隊伍一開拔到成都之下的犍為郡,他們就立即反水了,繼續表示對朝廷的擁戴。

尹奉他們不是周家的是誰家的!而且還是屬於我爺爺這邊的,是我爺爺手下的嫡系,而我大爺爺的嫡系隊伍,則按照陶侃的方式收拾了杜曾,收編杜曾,然後尋找下一個對手來來對付。刺史令,太守尹,陶侃做到刺史,就有了任命太守的權力,我爺爺周光的零陵太守的職務,就是陶侃任命的。從陶侃開始到我爺爺那夥,都是有了太守的空缺,先自己挑人補上,然後再上報。中興名將就是這麼做出來的。

我爺爺做零陵太守不久,就發展了自己的下級出來,因為他帶著杜弘的一部分隊伍進入寧州,從湖南到了雲南啊,這其中就是經過夜郎??之地,所以我爺爺周光是走的夜郎的野人地區,而我大爺爺周撫和大伯伯周楚則是走的神農架野人地區還是哪裡,這是秘密。大爺爺和桓溫一起進入蜀地的,要是不秘密,怎會在當時的李家的地盤得手了,蜀地地形易守難攻,不秘密進入蜀地就很難得逞。

我爺爺到寧州做刺史不久,他因為一件大事又急忙回到老家江西。這時候我周家陶家和朝廷裡的王敦家已經鬧上了,當年是紛紛揚揚,各懷鬼胎各有打算。我爺爺周光回到老家一個是探親,二個是回家把守家門,別讓王敦和陶侃打我周家的主意。

第二百三十九章周家的自責(8) '本章字數:3530 最新更新時間:2011…03…04 18:00:25。0'

我爺爺一直就是掛著尋陽太守府尹的名號,回到老家探親,還是太守府尹。這時候王敦和朝廷裡鬧出大事來了。

王敦和朝廷打上起來。我爺爺當時受到陶侃的影響多,而我大爺爺周撫受到曾爺爺的影響多,曾爺爺和大爺爺私通王敦,而我爺爺當時比較“為難”,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幸好我我爺爺周光也是曾爺爺的兒子,曾爺爺的脾性我爺爺也有接班,處理這個事情來遊刃有餘,表面上對大爺爺一家不見融洽,實際上卻是堅決支援大爺爺的,所以實際上我爺爺那夥兒也背叛了陶家人。

王敦要鬧事,首先害怕我曾爺爺家,大爺爺周撫在襄陽,他們不僅剿匪,除了剿滅姓杜的,還一直和姓石的開戰。姓石的比姓杜的還要厲害,他們可是自稱皇帝了的,姓杜的就沒有過。姓石的自稱趙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後趙,殺人如麻的後趙。大爺爺那時候在襄陽和後趙國開戰不利,退出了襄陽城。那夥兒曾爺爺已經不在了,王敦這個人後來也因為作亂沒有了,大爺爺當然得要聽朝廷調遣,桓家那時候還在崛起,我周家的一合計,特別是我大爺爺一家,直接就聽從了桓家的。

和趙國開戰,趙國打敗了晉國,一度奪取了襄陽,逼到荊州城下。我周家的大爺爺周撫那裡遇到很大的困難。渡過趙國那一關,後來才是周家得以到了成都。這年頭,主要是中原打得厲害,波及到各個地方來,就像一顆石子激起千層浪。和後趙國姓石的交戰之前,我大爺爺和曾爺爺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與姓石的接洽,既然買賣奴隸,誰都可以做買家賣家,只要有本錢,而當時姓石的家裡本錢還很大,大得幾乎讓我曾爺爺就想到投靠姓石的做上家,也就是棄晉投趙。後來局勢並不看好趙國,所以我周家又見風使舵,趕緊剎車回頭聯絡晉國朝廷裡的買主。大爺爺周撫大概和曾爺爺一起幹過私通敵國的事情,所以他有經驗,這事情是好事,我當然要值得紀念。

我曾爺爺和大爺爺心裡猶豫的時候,王敦的手下向朝廷發兵發難,我大爺爺又覺得可以投機,所以帶著部下跟從去了,結果連連打敗仗,人心不向王家,王家的從此一蹶不振,而我爺爺周光也非常機警,見事不對,趕緊故意表示效忠與朝廷。殺了王家手下的大將錢鳳,腦袋送到都城建康,並且積極地捉拿王家餘黨,還故意表示要大義滅親,捉拿自己的親哥哥來送到朝廷處置。我爺爺可是私下放了哥哥沒有為難的,所以後來大爺爺周撫記得弟弟的好處,就沒有忘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