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落下空子。
而除了李家這一部分,還有透過關中回到涼州的。涼州在隴右右上,在秦州雍州的西北方向。東連蒙古高原西去新疆沙漠,自從漢代張騫開闢絲綢之路,這裡就是沿路設定關隘驛站,這驛站式樣的關隘有如江河一樣成為線條,從西下來,敦煌、酒泉、西海、張掖、西郡,直到武威和西平,這裡也是漢代霍去病打擊匈奴的方向。西域而來的象牙、香料、胡椒等等各種番外物品,源源不斷地流傳進來。(這年頭佛教開始從西域向中原傳播,所以出來了鳩摩羅什那樣的高僧人物)
區別於李家的,在往涼州方向回到鮮卑人居住的涼州地帶的部族,就與蜀郡擁戴李家的一樣,仿效著建立了一個張家政權,這個張家也是十六國之一,名為前涼。張家政權稱王與317年,也就是晉愍帝在平陽郡給前趙國的劉聰殺死的那一年稱王的,張家手下雖然和李家手下的一樣,也和建康司馬家的一樣,都是很多八王之亂中開始逃離中原的手下,但張家本身並不是李家那樣逃難過去而是早就開始經營,這點以後在寫。而有人逃就有人追,前趙國劉家的就一路追來,劉曜這一路從洛陽追到長安,317年在長安俘虜晉愍帝以後,繼續準備擴張,與隴右漢中甘南追殺而來,許多流民隊伍被劉曜追上,有的想反抗的結局都很慘,劉曜與石勒一樣,對於反抗者都是集體屠殺,這樣就激起了群體更多的反抗。
大西北到大西南,湧現出不少割據力量,除了李家張家的,還有楊家的仇池國集團,還有據說與遙遠北方後來燕國慕容家族是親人的吐谷渾,吐谷渾崛起時間稍晚,正是這周撫以後,周楚周瓊到周仲孫的時代了。
張家集團建立稱王,不可避免要和追擊而來的前趙國劉曜開戰。317年劉曜拿下長安,四處搜捕捉拿逃匿的西晉王公大臣和西晉王軍大小軍民人等。劉曜的馬蹄當然是首先追上依靠走路的小股百姓人等,然後就是遇上一些大股的流民隊伍,這些隊伍裡面的族人以巴人、氐族、羌族人為主,而祖上是涼州的羌族人(是不是當年就是叫做鮮卑族人?應該不是,但前趙國對鮮卑族人也是打擊的,因為他們支援過幷州晉陽郡的劉琨。)則逃往涼州方向去了。
劉曜追上巴人氐人,這些人裡面的確是給了西晉王公大臣藏匿的,所以劉曜的騎兵就下令讓對方繳械,對方不從便發生戰鬥,結果當然是劉曜的騎兵最後獲勝,但是劉曜軍隊有了傷亡,劉曜發怒之後,就先是集體殺死數千巴族人,然後與氐族人又打了一個惡仗,最後這些氐族人被屠殺殆盡。
李家在蜀郡已經相對安定,他們正在考慮下一步,這時候還有巴族氐族人流民從漢中而來,李家人當然要接應他們,李家計程車兵和劉曜計程車兵也開始交戰,對方有後來令狐泥、司馬勳一夥到梁州來佔據的一部分劉曜手裡的軍隊出身。成漢與前趙開戰的結果,是劉曜沒有獲勝,他不能南下蕩平成都。而李家計程車兵也因為不善於打野戰而只能堅守漢中要塞,漢中往益州這一帶的戰線就暫時維持下來了。但是劉曜畢竟獲得很大的空間,他獲得了關中所有的土地,從此他的區別於平陽郡的前趙國就開始經營關中時間十年。
從318年前稱呼漢帝的劉聰和除了劉曜一族外所有劉家子弟在平陽滅族,前漢劉家就只有這劉曜一脈了。劉曜初期還比較積極,在長安延續劉家騎兵的風格,除了對成漢李家的用兵,他還得繼續擴張,於是就挑上了仇池國楊家勢力,劉曜的兵蕩平雍州之後,成漢李家的收縮防守,繼續遠去成都安定下來,劉曜派兵到秦州,在秦雍之地,接著就是正好對上楊家的了,劉曜兵打敗了楊家那時候叫做楊難敵的人物。楊難敵又名楊難當,楊家自八王亂,一直和西晉朝關係不錯的政治平衡下忽然沒有依靠了,楊家不得不自立,楊難敵父親楊茂搜自稱右賢王,這已經是個老秦人的稱號,叫做狄戎的稱號也可以(老秦人的稱號比較準確,狄戎應該指蒙古與新疆一帶的老秦人而不是秦雍一帶的)。317年楊茂搜死去,楊難敵自稱左賢王,楊茂搜的弟弟是楊堅(不是後來幾百年的隋文帝楊堅)。
咸陽長安,低處關中小平原,咸陽所在為雍州,雍州下有京兆郡(?)、馮翊郡、北地郡、新平郡、扶風國、始平國、安定郡,雍州在三國董卓時期曾把名字給了涼州武威那邊,到了西晉又給回來了。劉曜佔據咸陽,他繼續劉粲以後稱帝當然也是要用京兆郡這個名字的,反正晉愍帝也是從這裡給俘虜的。
第二百五十三章繼續交待(7) '本章字數:3151 最新更新時間:2011…03…13 17:54:35。0'
前趙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