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在乎。還有那徵虜副將軍,明朝的將軍名號李信也多少了解了一下,他此前的徵西前將軍在其中位列第四等,往上第三等為副副將軍,前面加名號。再往上第二等便是副將軍,李信的徵虜副將軍便是這一等。至於第一等便是大將軍,前面加封號便如徵虜大將軍等……
一般而言,明代武將掛第四等將軍印便已經實屬難得,皇帝就然越級使其升格為第二等,這是嫌他招惹的風雨還不夠多啊!
但是,在鎮虜侯面前,其餘的名號自然便相形失色。李信暗道皇帝果然夠意思,鎮虜衛是他起家的地方,他的第一任官職三衛總兵,便在鎮虜衛。皇帝以鎮虜名號封其為侯,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就實而言,李信也挺喜歡這名號,至少聽著比什麼永安侯威風不少,想到此處在看範復粹等人一臉的不爽,他這才嘆息了一聲,劉宇亮所言不假,朝中文臣只要有一天還在內閣,便會對他們這些因為有著大功而急速躥升的武將,進行不遺餘力的打壓。這不由得讓李信想到了狄青,不過是當了樞密使而已,最後竟讓那些文人們活活給逼瘋了。
文華殿上群臣們唇槍舌劍,還在為李信的封號不遺餘力的爭著。李信卻無心參與,甚至無心去聽,他正不無惡趣味的想著,若是哪天他的功勞大到足以入閣為相,不知這些道貌岸然滿嘴忠君報國的老傢伙們又會是個什麼德行?
最後,皇帝終於煩了,大手一揮。
“就這麼定了,都別再聒噪了。對了,還有那個祖義,實在可惡,明日便斬了!不行,太便宜他了,凌遲處死吧!”
範復粹張了張嘴,剛想出班,卻被後面的劉宇亮拉住了,“這等事還爭什麼?”範復粹略微一想,也是,凌遲就凌遲吧,總不能事事與皇帝做對,那他這閣臣怕是也做到頭了。
本來宦官已經瞄著皇帝表情已經準備宣佈散朝了,可一直沒有言聲的薛國觀卻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如今張四知去朝,內閣中人手不夠,還請聖上欽點一位補那……”
這等事豈是為人臣子所能說的?李信暗暗冷笑,就算他在不通朝廷那些齷齪之事,也明白這薛國觀是眼見這張四知倒臺以後,心裡邊已經惦記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只是不便公然提出來,便委婉的以點人入閣來做提醒。
李信又偷偷的去瞄丹墀上的皇帝,卻從他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亦無法判斷他的喜怒。
“薛卿所言甚是,回去票擬吧,調周延儒入京,朕打算重新啟用他!內閣是該用這樣有能之人來做主,否則,你們看看都成了什麼樣子?朕募捐銀子以支援前方抗敵,內閣都幹了什麼?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一個個都在拖朕的後腿。這也就罷了,跟著別有用心之人,構陷朕的愛將,這是要毀了朕的長城嗎?”
朱由檢這一番話說的夾槍帶棒極為刻薄,幾位閣臣的臉上都掛不住了。李信萬沒想到朱由檢竟然說的如此直白,不禁嘆道,如果閣臣們還要臉,此刻應該跪地請辭了吧。
不過,卻沒有一人請辭,整個文華殿突然之間又鴉雀無聲了。李信搖頭苦笑,看來還是自己的臉皮太薄了,這些老傢伙們捨不得內閣的那幾把椅子,幾張桌子啊!
這等戲看的好沒意思,李信的主意已經打定,這就回山西去,不想在這烏煙瘴氣的京師多住半日。
“臣李信有本啟奏!”
李信主意打定之後忽然就跪了下來,這卻將御座上的朱由檢驚了一跳,李信是來受封的本不須發言,如今竟還跪請陳奏,莫不是有甚委屈?朱由檢當即便大手一揮,“說!”
“臣想即日便返回山西,畢竟臣的職守之地在太原,已經出來近半年,心中實在憂慮……”
朱由檢萬沒想到李信竟然主動提出來要回山西,本來還想留李信在京師另有任用,他覺得李信留在山西真真是大材小用,如今的薊遼和中原才是統兵之將大顯身手的地方。而且,在得知李信竟然奇襲滿清都城又全身而退的訊息後,他的心裡一個從未生起過的想法竟逐漸成型了。
遼東邊患到現在二十餘載,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明軍更是養成了談韃子而色變的怯戰心理。原本對遼東局勢,朱由檢只求維持穩定便可,集中精力肅清內部流賊才是重中之重。
但隨著楊嗣昌在河南陝西等地連連報捷,如今韃子舉國進攻又遭挫敗,什麼滿萬無人敵的所謂神話被一舉摧毀,朱由檢竟然就起了滅清之心。所以,他打算以李信坐鎮遼西,總覽滅清之戰。
朱由檢也深知,滅清之戰提出來容易,但是若要任命一位武將督理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