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起,左宗棠這個倔強而正直的老頭兒,堅定的站在我這邊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41。曾國藩

6月23日,奕訢等人擬給曾國藩的諭旨內容是,授權曾國藩全權處理天津教案一事,只需將最終結果上報朝廷,但謹記順輿情,維大局。

事實上,這等於丟給曾國藩一塊燙手山芋。順輿情,維大局完全是對立的,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無法平衡的衝突。奕訢之所以這麼做,原因我也能猜個*不離十。

曾國藩若想保持和局,就必須依照洋人指示,如此這般定會受世人唾棄譴責,而諭旨中的“順輿情”,說明朝廷是重視民意的。最終處理結果,只能是曾國藩為千夫所指,而不是朝廷和我慈禧。

是的,把所有壓力都轉嫁給曾國藩一人,若是沒有奕訢,我說不定也會這麼做。此時,朝廷失去民心與曾國藩遭世人唾罵相比,前者更為可怕,若非得選擇一樣,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棄車保帥,是所有上位者不得不做的決定…

想想自己,如今已經完全不是之前那個善良的解小承了,而他,也不是21世紀那個陽光燦爛的江東,我們都被歷史的渦輪捲入了陰暗的天空,儘管這不是我們的本意,但也不得不適應環境,玩陰謀權術。

即使再回到21世紀,恐怕也不可能過以前那樣平淡卻開心的生活了。

收到諭旨後,曾國藩在天津城張貼天津教案一事調查結果檄文,力圖以真相平息民眾激憤,卻不料此舉更遭百姓質疑抵制,皆斥檄文為謬論,堅不肯信。

同時,曾國藩逮捕了水火會成員5人,平民6人,共計11人,殺人縱火罪證確鑿。

如此處理一經傳出,引起了朝中大臣嚴重不滿,舉國上下議譏紛起,責問之書每日數至,國人心中,殺死洋人便是我大清英雄,怎可真應了洋人要求問罪的?

另,崇厚,張文藻,劉傑等官員因瀆職,曾國藩以欽差身份,免去三人一切職務,責令進京受審。

朝中大臣紛紛上書彈劾曾國藩,或乾脆當堂怒斥他是漢奸賣國賊。要求調回曾國藩,另派他人處理此事…其實明眼人稍加思考便不難看出,崇厚等人進京受審,明是貶,暗卻是護,若不如此,在天津曾國藩迫於洋人的壓力,根本保他們不住。只可惜,輿論勢同烈火,短短几天便燒盡了曾國藩平叛太平天國期間建立起來的清譽…

同樣,洋人對這樣的處理也不滿意,法國公使羅淑亞粗暴地恐嚇:“敞國上下震怒萬分”,如不能按要求處理,“恐生兵端”。英國公使威妥瑪更是和羅淑亞密切配合,步步緊逼。堅持要求必須處死最少20名肇事者,一命抵一命。另外三名瀆職官員處理辦法儘快同他們通告。

我一面等待曾國藩在天津同英法強盜談判結果,一面悄悄傳令左宗棠調回正在陝西李鴻章淮軍,暗中備戰。若是洋人不知見好就收,依舊再三逼迫,我們也只好背水一戰。

二十多天後,在曾國藩的周旋下,二十名‘殺人者’於天津就地問斬,二十五人因參與聚眾鬧事被流放,前天津知府楊文藻和知縣劉傑發配黑龍江,永生不得返回,重建教堂,支付撫卹費和賠償財產損失銀50萬兩,派前直隸總督崇厚作為中國特使到法國賠禮道歉。

我氣的手發抖,嗓子也要冒出火來,這就是不平等的外交,這就是我們大清的現狀!越想越覺得憋屈,我多想御強敵於國門之外,可我不能!只能忍!

幾日後,英法艦隊撤離天津大沽,至此,天津教案一事在我的屈辱求全下,終於告一段落。

8月25日,曾國藩回京述職。

朝堂上我第一次見到曾國藩。卻不曾想,這位晚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功臣,竟是這般模樣,眼睛三角有稜,面色蒼老憔悴,體態矮胖臃腫,神情卻威嚴凝重…

跟我的想象實在是相去甚遠。

朝中大臣雖明知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為保和局妥協洋人實屬無奈之舉,卻言談間譏諷紛紛。

曾國藩聽聞面不改色,目不斜視,也不做應答。

我暗自佩服,也心生愧疚。

“啟稟太后,處死肇事二十人中,除5人為水火會首領外,其他均為牢中死囚。流放25人也具是罪有應得之囚犯…”曾國藩不緊不慢的對天津教案結果做了簡單陳述。

“曾愛卿此行辛苦了”我點頭,真心說道。

“老臣不敢,天津教案引起軒然大波,舉國輿情洶洶,臣自知慚愧清議,負疚神明,且,老臣年事已高,請太后免去老臣直隸總督之職,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