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的中藥學專著是《本草經集註》。該分類方法最適用於載藥數目繁多的大部頭藥學著作,所以成為後世綜合性本草藥物分類的主要方法。(未完待續)
423 中藥學 6
明代《本草綱目》則是古代本草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最高成就,書中採用該方法將1892味藥分為60類。其礦物藥的金類主要是金屬的單體物質、合金和金屬礦石,玉類主要是矽酸鹽化合物,石和滷類多是非金屬單體及其化合物。每一類中,還大體上將相同元素和化合物集中排列。植物藥中的草部,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類、雜草9類。各類藥物的排列次序也較為科學,如芳草之中當歸、芎勞、蘼蕪、蛇床、藁本、白芷等依次相隨;毒草中大戟、澤漆、甘遂、續隨子等列為同類。前者是因為“花實似蛇床”(傘形花序);後者則是莖葉“折之有白汁……結實一顆三粒相合生”,這正是大戟屬植物的主要特徵。其對植物的“析族區類”,已孕育著現代科屬分類的萌芽。其動物的排列“由微至巨,由賤至貴”,完全符合生物進化的觀點。《本草綱目》的分類,領當時世界之先,綱目分明,便於查閱,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古代本草中的自然屬性分類,基本上是實用性的分類,與現代系統的植(動)物學自然分類,尚有本質上的區別。但這種系統的自然分類,對臨床中藥學的意義不大,目前主要為藥用植物學、中藥鑑定學與藥材學等學科所採用。
3。功效分類依據藥物的主要功效進行藥物分類的方法,稱為功效分類。中藥的功效分類,是以方便臨床用藥為目的而進行的分類,能夠揭示藥物防病治病作用的區別和聯絡,因此成為現代臨床中藥學分類的主流。中藥的功效分類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這種思想的萌芽。可以上溯至《神農本草經》,其所謂上品“益氣”、“延年”,下品“除寒熱邪氣”等。無疑是考慮了功效為標準的。陳藏器《本草拾遺》提出藥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溼十類,雖然還不是具體的功效。但在功效分類的發展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明清時期隨著人們對中藥功效認識的提高,以功效分類為主的本草逐漸增多。但在當時,藥物按功效分類的方法初具雛形,所分列的類別比較粗糙,查閱時仍不夠方便。
現代臨床中藥學一般將藥物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溼藥等,其下再分若干小類(節),如清熱藥又分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溼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熱藥等。
相關理論摺疊
其一。毒藥非“毒”摺疊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
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藥物泛稱“毒藥”。《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在古人看來,是藥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藥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藥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藥本毒藥,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藥。”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70餘種藥物的特性。藥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
其二,四氣療疾摺疊
中藥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藥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藥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藥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藥性”。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藥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藥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方藥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藥,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髒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藥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藥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