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txt下載網
24—16:道不同,不相謀(5)
龐統是怎麼編造藉口的呢?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這句話有這麼幾層意思。
首先就是闡明瞭自己的原則,就是小平叔的理論,只要逮著耗子的就是牛逼的貓,說別的都是白扯。
其實要非得給中國的政治家和政客們劃出一個門派來的話也行,分到哪個門派都可以,就是不要把他們劃到儒家的門派裡,越是把儒家經典掛在嘴邊上的越不是,自從漢武帝之後,這一類人更是絕跡了,縱觀幾千年,就那麼兩個,早就死了,一個孔子,一個是孟子。
就算一開始抱著這種信念,隨著宦海沉浮,也都變質了,沒變質的也都死翹翹了,為什麼?很簡單,前面已經說了,與現實不符,就算是老百姓,這個看似最受益的群體,也是不買賬的。
所以,龐統開門見山的告訴劉備,死了心吧,收起你的牌坊,等你成功了再掛出來吧,先去賣身賺錢去。
其次,是給劉璋安排了一個歸宿,這個就是純粹的心理安慰,誰都騙不了,連劉璋都騙不了,說過了,劉璋是個平庸之輩,但是還不是弱智,我現在是一方諸侯,吃香的喝辣的,憑什麼把地盤都給你,然後再祈求你給我一口飯吃?好說好商量,但是你要來打我,我將誓死捍衛我吃香喝辣不仰人鼻息的權力!
後來的事實證明,人家劉璋也確實不是吃素的,吃素的不是沒有,叫曹爽,過了很多年才被司馬懿碰上,又過了很多年有一個叫做劉禪的傢伙也這麼幹了,巧了,他是劉備的兒子,真是因果報應啊,央視版《三國演義》讓一個演員扮演投降版的劉禪和劉璋,真是絕妙的諷刺。
所以,龐統在這裡許諾,代替劉備為劉璋許諾,就是為了給劉備一個出兵的藉口:孩子,別鬧,去吧,放心大膽的去幹吧,那裡有好吃的,你不是餓嗎?搶過來吃點,再給他留點,就算對得起他了,這樣大家都不會餓死,多好啊,再說了,那個笨蛋,吃多了也是浪費啊,去吧,乖。
最後,龐統帶點恐嚇的意思,說什麼呢?這是搶東東的最好時機了,再不搶就完了,你不搶別人也會搶的,到時候被一個聰明人搞到手了,你就再也沒有機會吃了。
由此可見龐統說這番話說的很是時候,節奏把握的很好,並不是一開始就上來教劉備學壞的。現在,是劉璋內部自亂陣腳,在張魯和曹操的壓迫下,劉璋有點發蒙,居然想到了找只惡狼進家幫忙把前門的老虎趕走的絕世點子,他以為可以找條狗,但是戰爭都打到這份上了,哪裡還有狗啊,狗不是餓死就是被人吃掉了,活到現在的全是狼了。
所以,他的手下除了幾個死心眼的全都在找下家,有的看好曹操,而有的,已經瞄上了劉備,比如法正和張松,主動投誠當臥底來了,所以,龐統這是在告訴劉備,不是你先使壞的,人家主動的,不要浪費嘛。
三下五除二,龐統把困擾了劉備很多年的難題給解決了,諸葛亮沒有辦到的,他鳳雛辦到了。
所以,你說龐統能不被劉備另眼看待嗎?這也讓劉備認識到了二人的區別,諸葛亮可以勝任常規性工作,但是此乃非常之時,必須借鑑龐統的急智腦袋瓜,必須靠著他的智慧去攻城略地,二人的分工也就形成了,一個主外一個主內,攻略四川,劉備帶去的是龐統,而由諸葛亮坐鎮荊州,足食足兵。
由於龐統的意外身亡,諸葛亮臨時被抽調到了前線,可是,這也只是暫時的,當劉備尋覓到了龐統的最佳替身法正之後,帶到漢中前線的還不是我們的諸葛大神,我們的大神改行坐鎮成都為前線將士們補充給養了,再把視線往後推移,法正已死,吳蜀開戰,劉備索性自己上了,乃至最後慘敗,諸葛大神的感慨也沒有吹牛逼說什麼“帶我好了啊,帶我就不會輸了啊”,感慨的是法正死的太早(為什麼不感慨龐統死的太早?看來還是有問題),估計老羅也很鬱悶:大神啊,你怎麼就不吹牛逼啊,這讓我怎麼吹捧你啊,一邊嘟囔一邊把大神的這句話填進去,又不忘加上諸葛亮對劉備排兵佈陣失誤的段子聊以*。
一句話,隔行如隔山,諸葛亮最合適的崗位還是後勤部長+運輸大隊長,運籌帷幄的是龐統和法正。
劉備的幸運是擁有了“漢初三傑”的蕭何和張良,不幸有二,一是張良死的太早,兩個綁一起也沒有那一個原裝的活得長,不幸第二就是窮其一生也沒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