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事先宣告一下,下一章有關合肥戰役的正面描寫不是很多,相當大的篇幅用在了對張遼等三位將軍的描寫記敘上,主要是因為這三位也算是牛逼人才,可是,卻沒有太多的出鏡機會,感覺比較可惜,所以,就藉著這個機會給他們增加一些戲份,也許顯得有些情節拖沓和過於嘮叨,但是也不算過分,沒有辦法,一碰到自己喜歡的人物就喜歡多說幾句。

最後補充一點,絕對沒有潛規則啊! 電子書 分享網站

28—01:五虎將之張文遠(1)

世上,本來是沒有什麼五虎上將的,ps的多了,對那些偶像派的歷史人物藝術化一些之後也就有了五虎將(不可否認其中還是一些是偶像派+實力派的,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如果真的要找一個的話,那麼這個所謂的“五虎將”也是出現在曹魏陣營中——“張樂於張徐”。

這五位在曹操眼中完全可以和劉備眼中的“關張馬黃趙”相提並論,而且,不像那五位各司其職,這幾人純粹的“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曹操戎馬半生主要靠的就是這幾位。

曹魏的五虎將就是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

不難發現,“五虎將”有三個人是從敵人陣營中收編過來的,敢用人,會用人,而且還不虧待人,讓這幫人服服帖帖的為他賣命,三國時代無出孟德其右者也,即便是仁義如劉玄德者也是要甘拜下風的。

但凡是被列在第一位的,都是牛逼中的牛逼人士,正好,這位老大也是合肥一戰中的王牌選手,所以,就讓我先來看看這位降將的第一人張遼吧,他在魏國軍委會中的作用略微遜色於關羽——畢竟,關羽再有缺點,可是,在劉備那裡只有他一個,而在曹操這邊,論起武功,要帶上典韋和許褚,論起親疏還要加上諸位夏侯氏和曹姓將領,所以,打拼起來,張遼更加不容易,他的起點要比關羽艱難得多。

不過要是單論起戰場上的實實在在的軍功的話,他還是比關羽更為出色(沒有辦法,遇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就喜歡從頭說起,不要嫌我囉嗦)。

張遼是雁門馬邑人,也是屬於邊地武人。

他的身世是很可以拿出來吹噓一番的,怎麼說,人家也是“名門之後”了:據說是聶壹的後人。

這個聶壹也是不簡單,如果我們看過電視劇《漢武大帝》的話,應該對那個策劃幾十萬漢軍悄然包圍大單于的馬邑之戰的那位商人有些印象吧?沒有錯,就是他,電視劇裡讓這位老兄壯烈犧牲了,但是,有一種說法是他沒有死,可還是因此而得罪了匈奴人,所以,不得不“避怨改姓”

——至於為什麼不躲進中原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許覺得富貴險中求吧,這位商人覺得活躍在邊境,做一下兩個民族的貿易差價還是很有利潤可圖,還是可以彰顯自己的絕世才華,遷進內地,有些浪費了。

但是張遼走的不是聶壹的路子,很明顯,她並沒有繼承先人做買賣的優良基因,不過商場上的冒險精神倒是被他移植到了政壇和軍事領域中來——“少為郡吏”。

在張遼看來,亂世,是我們武人的天下。

果不其然,沒有多久,以勇武著稱的張遼就被榮升為幷州刺史的丁原同志看中了,召為從事,並且帶著一起進京勤王——重要的是在這裡,因為張遼遇到了後來的主人:呂布。

到了洛陽之後,屁股還沒有坐熱乎,何進就讓他去河北招募士兵,張遼也是挺能忽悠的,沒有多久就徵集了1000人,但是,當他帶著這1000多人回到洛陽的時候卻發現血雨腥風的京師已經變天了,而且像川劇變臉一樣,眨眼之間變了好幾下。

不光何進死了,就連丁原也壯烈了。

於是,他只好帶著這1000多人投奔到董卓的門下。

千萬不要說他沒有什麼信仰和立場,居然投靠了大奸臣,畢竟,那個時候的董卓還沒有徹底的墮落,雖然丁原是間接的死在了這個混世魔王的手中,可是,丁原和張遼還沒有建立更多更牢靠的感情來,而且大家算得上是老鄉了,可以提攜一下,所以,投奔董卓也不算什麼。

再後來,呂布繼承了自己的光榮傳統,又幹掉了董卓,於是,張遼又帶著本部人馬歸順了呂布,拜為騎都尉——由此可以看出張遼也算不得上是董卓的心腹,要不然,早就被連坐了。

再然後,就是顛沛流離的生活了,不過年輕人出來闖蕩一下也是很正常的,至少他們有資本去承受失敗,前提是留下一條命來:跟著呂布在徐州站穩腳跟的時候才二十八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