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於公館街的富戶,有一個半月前參與過挽留方應物的名流。
主人家方欽差出現後,與賓客互相致禮,在他身邊則是王魁了。有明眼人看出,方欽差突然臨時起意召開宴請,肯定與那王魁有關。
酒過三巡後,方應物指著王魁道:“我這朋友,做了一筆好大的買賣,而且是前人所未有的買賣。”
有人湊趣的叫道:“不知是什麼買賣?”
方應物答道:“他花了五萬兩銀子。在湖廣買了十五石米,全部運送到瓜洲倉。”
五萬兩足以相當於幾十名富商的家產了,說是天文數字也不為過,這可真是大手筆。眾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氣,感慨方應物的魄力。
有人疑惑道:“瓜洲倉只為轉運稅糧所有,這位王朋友莫非買了十五萬石米糧,只為輸為賦稅?”
方應物搖頭道:“哪能如此亂說?子貢贖人的典故想必眾位都有所耳聞,王兄自然也不好白乾,不然就是當了別人的路子。”
王兄輸送十五萬石到瓜洲倉。所以領了十五萬石的回票!本官早就說過,這些回票在府縣衙門裡可以直接折抵稅糧!”
王魁對著眾人作揖,笑容可掬道:“下面由本人來補充。在下雖然目前人在蘇州,但卻不是蘇州人。故而不用納秋糧。
也就是說,這十五萬石回票雖然能折抵稅糧,可是對在下毫無用處。在下根本就沒有稅糧可以折抵。在官府記錄裡,就是在下捐獻了十五萬石給瓜洲倉。
所以在下思來想去。又諮詢了方欽差,決定將這十五萬石回票全部出售!
誰買了這回票。便可以直接折抵掉自己的稅糧,那可就省心多了!不必再勞心勞力的興師動眾,千辛萬苦的將稅糧運到瓜洲倉。”
宴席裡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們有些人在以前聽到過方應物出過去湖廣買米的主意。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