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問何桂枝,這老屋要不要翻新一下?看看她的反應。

何桂枝在家裡排行老三,上面有大姐何李枝和二哥何松枝,下面是四妹何桃枝、五妹何萍枝以及六弟何柏枝和么妹何梅枝七人,山城話裡管姨媽叫做“娘”,管叔伯叫“爸”,何桂枝就被小輩稱為“三娘”。她大姐何李枝遠嫁外地,六弟何柏枝在軍隊工作,現在正面臨是否轉業,其他人基本都在山城市裡大小不一的國營廠礦裡工作,廠子效益也良莠不齊。

二哥何松枝所在的街道小廠原來是給一家風扇廠做配套風扇電機的,去年風扇廠都垮了,他們這個小廠經營就陷入困境。本來作為家中長子,老房子翻新他要做主力,但現在囊中羞澀,只好拉下臉問問自己現在看來最有錢的三妹了。

楊星抬起頭看何桂枝的神色,只見她有些意動,不過打量了一下週圍兄妹臉色各異的反應,向楊星遞來個求助的眼神。她知道這老屋年久失修是要大修了,心裡自然是想把這老屋翻新的工作都包下來。但看兄妹們的表情,知道自己全包錢不是問題,但還要考慮兄妹們情況,不能讓大家的臉放不下來,得一個花錢不討好的下場。自己兒子鬼主意多,肯定能想出個兩全其美的的主意來。

楊星知道這次回老家父母肯定是要送錢出去貼補自家窮親戚的,中國人講究“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送他們一場富貴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怎麼送?送的大家滿意還是需要仔細斟酌的。他慢條斯理的問:“為什麼要翻新,乾脆拆了重建一幢大房子不更好?”一語既出四座皆驚,尤其是楊星的外婆外公,他外婆八十多歲了,老太太成天笑眯眯的,臉圓圓的活像個廟裡的彌勒佛,這回看見三女兒衣錦還鄉,這一天眼睛笑的都看不見了。

聽到楊星話她眼睛一下睜得比銅鈴還圓,“那不成,星伢子,這是你外婆我的祖屋,87年發大水衝了這裡,我都沒拆,你現在拆了這裡,是要把外婆趕出去住嗎?”好脾氣的外婆都發了話,一直抽著葉子菸不愛說話的外公用銅煙鍋重重的在飯桌上一頓也表示了不滿。

看著大家驚詫的眼神,楊星面色沒什麼變化笑道:“我的意思是把咱們這整個社群全拆遷了,修一個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綠色社群,讓大家都住在新房子裡,比起現在這些又潮又黑的小木屋和髒兮兮的巷子來,窗明几淨,有著鮮花花圃的大樓房不是更好?到時候我在這旁邊挖一個小湖,專門在湖邊修一幢大別墅,讓外婆外公你們搬進去養老,你們看怎麼樣?”他一席話一落,周圍的人頓時目瞪口呆,他們沒想到楊星一張嘴竟然是要把這附近推倒重建,這要多大一筆錢?他們完全猜不到,只是對何桂枝這個兒子刮目相看,這才是富貴逼人來吧!他們家的富裕程度完全超過了他們的心理底線。

楊星看了看呆若木雞的親戚和街坊領居,繼續撩撥著他們道:“今天來的時候,區裡的黃區長和我們談過在區裡的投資意向,我對咱們這裡還算了解,咱們這青龍門片區是山城下半城的交通要道,但和位於紅巖山上的上半城不同,這裡因為臨江路窄,多發水患和山體垮塌等自然災害,居住環境不是很好。“

“不過這裡優勢也明顯,地處市中區交通便利,從市中區到學府區,也是走下半城快過上半城。聽說市裡要在前面的桃花灣修嘉陵江大橋和輕軌橋,旁邊臨江的濱江公路也要開工了,到時這裡的交通會更順暢。何況這裡依山傍水,綠化不錯,雖然這裡老木屋和江邊的吊腳樓年久失修形象不佳,但保留了很好的歷史韻味。如果拆遷重建的房子能保留一致的老屋風格,形成獨特的山城蜀文化房屋風格,加上優美的環境,老瓶新酒未嘗不能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充滿山城傳統文化風味的民居社群。”

楊星的忽悠**一開,讓沒什麼見識的大家眼前一亮,打量起周圍熟悉的環境來馬上有了不同的觀感。熟稔的青石板路,油煙燻繞變色的屋簷,木板樓裡光線雖差但不在的原木香味,個個透出不一樣的歷史之美來。不過楊星給他們的衝擊實在太大,大家一時還轉不過神。

他外婆外公滿意的笑起來,覺得這個外孫真是會說話,真要像他說的在老屋邊上修一個小湖,住進條件好好多倍的別墅裡,真是想想都覺得幸福!楊星眼光瞄過在酒席上陪酒的幾街道辦事處的職員,看他們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不久這個訊息就會傳到山城市領導那去。心想我費盡心思演了出戏,丟擲這麼大個香餌,還怕你們不上鉤?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聽完楊星的設想,大家都覺得不虛此行滿意而歸。等親戚們關上房門後,他們紛紛圍著楊星七嘴八舌的詢問他不是開玩笑吧。楊星指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