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部分

的局面必須打破,這已成為國內的共識,希望就寄託在了才成立16年的國內期貨市場上。但我國期貨市場存在三大不足,首先交易品種太少,三家期貨交易所加在一起才有七個品種,還以類似於橡膠、大豆、小麥等工農業基礎原料為主。

二是投機性太強,建立期貨市場的本來目的是讓生產者和工商業者透過這裡進行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需要許多投機者積極參與才能形成規模,可一旦監管跟不上,期貨市場就會被投機者佔據支配地位,過度投機會取代原本的套期保值業務,期貨市場就變味成一個大賭場,當初國家對期貨市場的整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三就是市場參與者不成熟,由於期貨市場非常年輕,而國內金融業發展又遠遠落後於國外同行,導致國內目前專業投資管理公司和專業期貨經紀人隊伍的建立都沒有規範。期貨公司規模普遍偏小,業務單一,服務結構雷同,沒有形成上規模的企業。

國內期貨市場還缺乏國外完善的外部三級監管體系,只有證監會的一級監管。業務上中國期貨業務單一,禁止自營,而國外期貨公司大多是全能型金融公司,包括經紀,結算,基金管理,顧問,場內交易等,這導致國內期貨公司收入來源窄小,不利快速發展。

而鄭飛龍對此提出了不少改進建議,比如統合國內幾大期貨交易所,制定統一技術規範和交易平臺,增加交易品種;同時推進期貨交易所公司化改制,讓期貨公司成為交易所股東,共享交易所盈利,分擔交易所風險;以及加快推進期貨公司從事資產管理的業務許可,從簡單的工農業原料提升到國債、公司債券和相關金融衍生品等等。

……

章節目錄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夜生活

第二部名震天下'第五百八十五章夜生活——

第五百八十五章夜生活

楊星聽完鄭飛龍這番關於建設國家聯合期貨交易平臺的想法後,覺得非常不錯。看來他這次邀請國內主管金融改革的年輕官員來香港,現場觀摩大額資金在國際金融市場如何運作還是開啟了不少人的思路,為將來培養國家自己的高階專業金融人才打下了準備,也讓類似鄭飛龍這樣的主管金融官員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專業水平。

當然計劃很不錯,但具體實行起來問題也不少。縱觀國內期貨市場的歷史,雖然建立時間很短,可是好處沒見多少,簍子倒是捅了一大堆。想建立國際期貨中心,恐怕中央領導還需要好好斟酌才能下決定。

不過楊星不想打擊鄭飛龍的積極性,給他支招乾脆把他的想法會同在深圳設立人民幣自由兌換實驗區的建議打個詳細的書面報告報上去,無論成與不成,至少能讓中央主管領導中認識到鄭飛龍的能力,只要運作得當,有鄭家的背景和楊星的支援,只要鄭飛龍不犯原則錯誤,今後升官之路一定走得比別人順暢。

聊完了鄭飛龍的報告,這回楊星用3000億美元博回來瞭解決接近2000億美元利潤,其中有不少是中央金融和國有企業應得的,這放在哪都是筆鉅款。現在還要盤算如何把這筆錢弄回國而不引起美國監管當局的發現,鄭飛龍就是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這項業務高階官員,這個重擔可不輕,少不得還的請教楊星這個資本大鱷。

這次談話對於鄭飛龍來說可是個仕途的重大轉折點,這趟香港之行真是收穫巨大啊!等他們聊完了正事,春風得意的自然把話題轉向了他的私人喜好,他向楊星諮詢,久聞香港夜生活讓人流連忘返,他們來香港工作也完成了,是不是考慮放鬆一下,讓大家在香港銷金窟裡好好放享受一下?

鄭飛龍當初就是因為風流好玩,才被家裡弄到國投公司的閒職上修身養性,卻陰差陽錯結識了楊星,結果一飛沖天,變成了家族中的佼佼者。此時他儘管身居高位,但跑到香港,身邊沒有熟人,以前喜好熱鬧和風月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倒是楊星有些擔心他們是出來公幹的,他想風流快活,還要帶著一幫手下,傳出去只怕有風險。倒是鄭飛龍安慰楊星,說他是杞人憂天。自從國內接受建議決定培養一批自己的金融操盤手後,鄭飛龍帶隊的這群人就被指定為首批隊員。

而中央的指示也是讓他們儘快轉變觀念,向國外同行學習。所以他們中墨守成規的端正君子是不存在的,這種人在爾虞我詐,陰謀詭計滿天飛的期貨市場裡一分鐘都呆不下去,要知道在國內玩期貨,至少頭上還有領導罩著,犯的錯誤再大,如果後臺過硬也能保證不會私人利益不會損失太大。可這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行不通,國內所謂的權勢一錢不值,只看誰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