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部分

上領先於世界其他各國。

而放到我國,發展煤化工工業也是時不我待。這幾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石油需求高漲國內石油產量已不能滿足,中國已成為石油淨進口國。楊星當初提出儘快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也只是節流而已,想要徹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還是要在開源上下功夫,比如在國內尋找新油田和開發新能源。

國內煤礦資源儲量很豐富,國內發電廠主要依靠燃煤。但煤礦又是一種汙染很大的資源,大力發展煤礦工業和國際主流的環境保護以及國內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衝突。而煤化工這種歷史悠久,工業技術相對成熟,減少環境汙染,又能降低國內對石油依賴的行業就成為國家重點支援的專案。

至於丁陽那邊發現特大鉬礦,則完全是因為楊星佔了重生的便宜。本來連他都覺得拖得太久,只怕投資賠定了。沒想到花了一億元和三年時間,還真在丁陽千鳥山裡找到了一個特大鉬礦,目前光探明儲量就達到了60萬噸,而且周圍很可能還有類似儲量的兩個大礦,這一下星威資源僅在鉬礦儲量一項上就佔到了全國第一名。即使不能獨吞,也能贏回了前期投入,還可以跟九都鉬礦公司以及鄭飛龍等合作伙伴壟斷鉬礦的開發,京城鄭家即使派人管理,光坐地數錢都能數的手抽筋。

這件事手下早早就通報了楊星,但他事務繁忙居然忘了,現在聽鄭飛龍提醒他才想起來。國內的礦山資源以前星威資源不敢插手,不過拉上了京城的大家族們入夥後,現在也能四處出擊了,他和鄭飛龍自然要同喜同賀。

高興過後,顯然楊星剛才那番話和這段時間見聞刺激了鄭飛龍。想證明自己的本事,於是張口說出了一番他的想法,想讓楊星參詳一下。

鄭飛龍當初被家族安排進中央國投公司,證明他還是有能力的,家族並不希望他光在那裡混日子。他遇到楊星後仕途上一帆風順,也收拾起心情專注於事業,到坐到外匯管理局副司長的位置,前程遠大,更多的想法就冒了出來。

這次他帶隊來香港現場觀摩3000億美元的金融大戰,除了他和楊星關係外,也是上面對他能力的預設。楊星又給他個機會,讓他倡議在深圳選擇成立人民幣自由兌換試驗區,這份功勞如果成了,他的仕途將更加通達,也就放開膽色,大膽把心中所想講了出來。

“你是想在國內幾家期貨交易所的基礎上,借鑑香港聯交所的模式,成立一家中國期貨聯合交易所,打造出世界第三大期貨交易中心,抗衡芝加哥和倫敦是嗎?”楊星聽完鄭飛龍囉囉嗦嗦半天的描述,好不容易才總結出他的意思。

看著鄭飛龍興奮的點頭附和,楊星心裡也不由感嘆,果然時勢造英雄,這位當年貪杯好色的京城四少之一,居然也被自己帶得刻苦研究本職業務,造就出一名有國際視野的合格官員了,真不枉費他在鄭飛龍和他的家族身上下的功夫。

其實這個想法他之前也有過,但考慮到國內期貨市場建立時間短,加上國內採取至上而下建立期貨市場規章制度的的辦法,許多都和國外期貨市場的制度相沖突,結合國內計劃經濟遺留下的問題,形成了一個怪胎,何況其中還摻雜了許多利益集團的私利,楊星當初在綠豆期貨和國債期貨上大撈一筆就有期貨市場制度不完善的功勞。

國內有人在建立期貨市場初期就指出,“我們連現貨都搞不好,已擾亂了正常的物資分配秩序,影響了國計民生,還搞什麼期貨,莫不是白日做夢?”而事實上在大連、上海和商城建立的三大期貨交易所裡也的確發生過多起違規違法操作引起的風波,由於期貨買一賠十的特點,損失也十分驚人,引起社會極大爭論,這也導致1994年至2000年,期貨市場進行了長達6年的治理整頓。

1992年南巡講話發表後,國內關於市場經濟姓社姓資的爭論終於平息,期貨市場調控大宗商品價格的優勢也得到了肯定,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但是國內期貨市場畢竟時間短,經驗少,對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生成體系不熟悉,導致我國成為世界加工中心後,進口原材料數量大增,甚至成為其中不少原材料的頭號買家,卻始終沒能掌握住大宗商品的定價權,白白浪費了許多外匯儲備,經常被人視作冤大頭。

鄭飛龍表示,國內對此現象非常不滿,中央主管經濟的領導曾多次批示,中國成為世界加工製造中心,必然要成為貿易中心,而貿易中心必然也會產生金融中心。在定價權這個問題上,中國絕對要有自己的主導價格,中國人在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機制當中,要起到舉足輕重作用。

現在這種被動接受歐美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