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1部分

看導航圖,只能無奈宣佈,“大家立即做好緊急迫降的準備,現在只有降落在中國人的機場上。我命令立即採取損管措施,銷燬手頭資料!”

此時身在軍事基地裡的楊星長出了一口氣,總算不虛此行。那架殲八ⅱ無人飛機撞上ep…3早在計劃之中,它撞擊前向ep…3發射了一組干擾訊號,裡面還摻雜了計算機病毒程式碼。使的ep…3的許多電子儀器失靈,撞擊後更以為受損嚴重。

結果儘管美**方網路防護嚴密,但去年“獵鯊行動”中動用的“深淵之門”病毒已部分滲透進美**方網路,這組新布放的病毒並不會搞破壞,主要是防止機上電腦開啟自毀程式,所以ep…3機組成員自以為在飛機降落前巨銷燬了主要機密檔案,實際上等飛機落入中**方手裡後,美軍電子戰中核心的電腦程式碼就向我們敞開了大門。

……

章節目錄 第五百六十六章 地下長城

第二部名震天下'第五百六十六章地下長城——

第五百六十六章地下長城

中美“4。1”撞機事件不出意料的迅速擴大為一場國際大風波,世界各地的媒體聽聞後都如同打了雞血般亢奮的展開了連篇累牘的報道,紛紛猜測這是否標誌著新舊兩大超級大國間對抗的開始,一場“新冷戰”莫非就要在東亞重演?

聯想豐富的境外媒體聘請了各類政治軍事評論專家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測,還把剛選舉上臺,一直叫囂臺灣獨立的臺灣民進黨總統和以往的銀河號事件以及美國空襲南聯盟大使館等種種中美摩擦都聯絡到一起,唯恐天下不亂的放出各種訊息刺激中美,就等著看雙方激烈衝突的大戲了!

一時間停在海南陵水機場上那架殘破的ep…3頓時成了世人焦點,世界各地的通訊社都派出精兵強將前往附近查探。楊星自然不想再多曝光,雖然他是頂著考察海南專案的名義來此一遊,但謹慎起見還是早早的離開了那座隱蔽的軍事基地,只是離開前為了讓軍方再次為他所做的貢獻搞點平衡,提出能否讓屬下的亞凰臺進入陵水機場拍點獨家新聞。

結果當白冰手持話筒背靠ep…3的畫面出現在世界各大電視臺上時,引起的轟動只怕更大,大家這才發現這種獨家採訪權除了新華社、中央臺以及一家俄羅斯電視臺外,就只剩亞凰臺一家了,不少外國通訊社只能轉而從亞凰臺手裡購買新聞,至此亞凰臺躋身亞洲第一大新聞群體已毫無疑義了。

楊星此時雖然離開了海南,但並沒回歐洲,而是身處華北某省境內的大山深處。因為他對國家的忠誠度已毋庸置疑,加上他立的大功太多,本人也是財色俱全,中央對他實在有些賞無可賞的感覺。

正好他本人和軍方有長期合作關係,還一直吊著個“空軍中校”的虛銜,就同意讓他參觀軍方的一些絕密軍事專案作為獎勵,以表彰他的功勳,並且這些專案絕大部分都和他提供的軍用技術有關,嚴格來說也不算違反軍事紀律。

不過當楊星站在一處大山的腹地,抬頭打量這座大山內部幾乎被挖空,綿延長達數千米,密如蛛網的戰略導彈地底機動隧道時,還是不由不歎服國人的毅力和創造性。這就是我國在核彈頭和戰略導彈都不如美蘇的情況下也毫不畏懼他們的核訛詐,敢硬著腰桿和他們對抗底牌,被國外戰略導彈專家津津樂道的地下長城,用來進行“深埋部署”的戰略導彈發射方式。

戰略核導彈這種“國之重器”無論對哪個國家來說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保護物件,冷戰中美蘇兩大國為此不停地進行著技術升級,戰略核導彈的發射燃料、方式、地點等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美國在核彈和導彈發展初期都力壓群雄。

而不想被打壓的蘇聯另闢蹊徑,攜搶先用火箭把衛星送上了太空,並以此為基礎,為對抗美國為首西方盟國的常規武器優勢,不惜代價發展出了幾十個型號,上千枚洲際核導彈,質不如人,要在量上壓過美國。

而美國自然也不甘落後,大力發展出空、地、海三位一體的核導彈載具,尤其是在海基核武器上,憑藉技術優勢搞出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一艘艇上裝有24具導彈發射筒,其中每枚“三叉戟”導彈還攜帶有八個百萬噸級的核彈頭。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只要有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能從核大戰第一波攻勢裡存活下來,憑它擁有的196枚核彈頭,就已經足以毀滅國土面積小於蘇聯和中國這樣,類似日本這樣的國家了。

為快速反應節省時間,地面核導彈發射經過了液體燃料架式發射(類似於火箭發射衛星)、井下發射、固體燃料導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