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到北平遊覽,都要尋找一兩隻水菸袋帶回去
當紀念品呢!
廣州有一種水菸袋,菸嘴特長,故名“仙鶴腿”。這種水菸袋是專
門給使喚奴婢的大戶人家使用的。早年廣東蓄婢之風,極為普遍,豪
門巨室固然是侍婢成群,就是一般普通人家,養上幾個婢女,也是所在
多有,所以一般人聽歌、斗酒、賭博、談心,裝水煙的工作,就成了綽約
兩髻的丫環雛婢的必修課了。這種水菸袋,可以從稍遠的地方,遞過
來吸食,既可以無礙賓主之間款接洽談,如果有不願人知的揹人秘語,
也可避免被婢女們聽了傳揚開去。仙鶴腳水菸袋的形式除了嘴長身
短,跟京式蘇式水菸袋有別外,兩旁各有一隻矮胖煙盒,菸絲容量可多
一倍。日前在民俗文物展覽會場,看覓有幾隻水菸袋在會場陳列,獨
缺仙鶴腿式樣的,我想現在香港古老書香人家,或許還有收藏這種老
古董呢!
筆者幼年時節,看《兒女英雄傳》說部,看到安龍媒在淮安的茶館
裡,正在東瞧西望,忽然覺得有一截冰涼挺硬的東西,往他嘴裡直杵,
當時嚇了一跳,再一留神,敢情是一個形同乞丐賣水煙的,隔著幾張茶
桌,宛若銀龍覓洞般,把一隻長煙嘴,愣往嘴邊塞了過來。文字寫得非
常傳神,仙鶴腳水菸袋的嘴,已經夠長了,隔了幾張茶桌,都能把菸袋
嘴伸過來,似乎寫得太玄了點。哪知抗戰勝利那年,蘇北光復,筆者奉
派到蘇北裡下河興化、泰縣、東臺一帶公幹,偶然在泰縣北門外一家茶
館喝茶,聽康國華說評書。
與我同去的陳仲馨兄,他是本鄉本土人,對於當地串茶館零食的
小販,都極熟識。落坐不久,突然一隻天外飛來的水菸袋伸向他的嘴
邊,他居然受之泰然地連吸了好幾袋,我仔細端詳了那隻老邁年高的
水菸袋,菸袋嘴如同照相機的三角架,抻之即長,縮之則短,水菸袋上
東補一塊紅銅,西焊幾滴錫珠,百孔千瘡,記齡至少是花甲了。那位賣
水煙的人長相如何不談,一頂棕色破氈帽,身穿一件老羊皮的大坎肩,
沾滿油泥又黑又亮,所用紙媒子短而且粗,不用嘴吹,手指一彈,立刻
點燃。當時我想這個手法如能學會,京劇有耍火彩的地方,火摺子一
晃就燒,松香隨時起火,要耍什麼樣的火彩,立刻就能表現出來,那多
有趣。
說評書的說到有“釦子”地方,就算一段,立刻停說打轉(書場裡要
錢叫打轉),賣水煙的立刻走過來敬菸,大概抽上三五次,辱次三兩筒,
終場所費還不到半包菸捲錢呢!那次蘇北之行,沒想到居然還能一開
眼界,看到了這種古老抽水煙的動作,可算眼福不淺。據說當年江東
才子楊雲史的續配徐夫人有一隻慈禧太后御用水菸袋,而她吸菸的姿
勢妙曼儼雅,更博得當時使節團各位公使夫人的稱讚,可惜這個風度
修娉的鏡頭未能留下照片,聽聽前輩們的描述,只有徒殷結想而已。
水菸袋各省製造的式樣,固然不同,就是吸水煙所用的菸絲,也是
五花八門。北方抽的菸絲有兩種:一種叫“錠子”,是冀東一帶產品,一
種叫“潮菸”,是否廣東潮州產品雖不敢說,可是確實是南方運來的可
以斷言。這種潮菸斤半一包,菸絲細而且於,扎久成塊,開啟紙包要先
拿下幾塊,放在小瓷盆裡,上面蓋上一塊溼佈讓它回潤,才能吸用。有
人把鮮陳皮、鮮橘皮,或是檸檬文旦皮,撕幾小塊跟潮菸一同悶上半
天,煙香果香,糅合一起,自然入口更覺馥郁,道地北平土著,吃不慣潮
煙,他們把錠子摻上點蘭花籽,倒也清逸澠潤。福建的皮絲煙在抽水
煙的人來說,可算煙中雋品,甚至南人客居此地,仍舊不忘託人到福州
帶幾包丹風牌皮絲煙來抽,只要是抽福建皮絲煙的,十之八九是江浙
一帶的人。也有人認為抽皮絲煙容易生痰,他們把蘭州的“青條”加上
點杭州香奇來抽,不但增香助燃,抑且味薄而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