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上表推薦楊洪代理蜀郡郡長(法正本是蜀郡郡長),楊洪把所有工作,全部妥善完成;於是任命楊洪當正式郡長。
最初,犍為郡郡長李嚴,延聘楊洪當人事官(功曹),李嚴還沒有離開犍為郡,而楊洪已主持蜀郡。楊洪推薦所屬文書員(門下書佐)何祗,幹練而有謀略;楊洪仍在蜀郡,而何祗已當廣漢郡郡長。所以西土(西中國·益州)人士,無不誠心悅服,認為諸葛亮能識拔人才,使他們竭盡才能。
秋季,七月,魏王曹操親統大軍攻擊劉備。
九月,曹操抵達長安。
�
四、劉備登極稱帝(1)
最初,夏侯淵雖然屢戰屢勝,曹操常警告他:“當一個將領,應當有害怕膽怯的時候,不可以完全仗恃勇敢。勇敢當然是基本,但行動必須依賴智慧計謀;一味不怕死,不過只能成為一個人的敵人。”
夏侯淵跟左將軍劉備僵持,劉備從陽平關南方渡過沔水(漢水),沿著山麓,稍稍向前推進,在定軍山紮營。夏侯淵率軍奪取,法正說:“時候已到!”劉備命討虜將軍黃忠在高處擂動戰鼓,大聲吶喊,開始攻擊,夏侯淵軍大敗,遂斬夏侯淵,並斬益州州長(刺史)趙顒(曹操所任命),張郃不能獨留,率軍退回陽平關。
這時,元帥喪生,人心浮動,軍中不安,不知如何才好。漢中郡軍區司令長官(督漢中軍事)杜襲,跟夏侯淵的軍政官(司馬)太原郡人郭淮,集結散兵潰卒,通令各軍:“張郃是國家名將,劉備最為忌憚;今天事情緊急,非張將軍不能領導。”遂推舉張郃暫時繼任元帥。張郃下令各軍戒備,親自巡視陣地,各將領都接受節制,軍心轉安。
第二天,劉備打算渡過漢水攻擊,張郃部下將領們認為敵眾我寡,無力抵擋,準備沿著漢水構築陣地拒抗。郭淮說:“這隻能暴露我們的弱點,而不能傷害敵人,不是好的計策。不如遠離漢水,引誘劉備渡河,等他渡過一半,我們再發動攻擊,可以擊破。”陣勢既佈置完成,劉備猶豫,不敢渡河,郭淮遂堅守營寨,表示不再撤退;並把情形呈報曹操,曹操嘉勉他處理恰當。派使節送給張郃皇帝符節(“假節”“持節”),仍命郭淮當軍政官(司馬)。
三月,曹操從長安,穿過斜谷,沿途嚴密防守要害地帶,接近漢中。劉備說:“曹操雖然親自出徵,已不能挽救頹勢,我一定可以奪取漢川(漢中)!”集中兵力,據守險要,拒絕交戰。曹操軍糧都運到北山(大本營北方之山)之下,黃忠發動突擊,在預定的時間內,不見回軍。翊軍將軍趙雲率數十人的騎兵出營察看,正逢曹操大軍出動,雙方猝然相遇,趙雲下令攻擊,一面搏鬥,一面撤退。曹操大軍被衝散後,立即集結,緊追不捨,直逼趙雲大營。趙雲入營後,大開營門,拔除旗幟,停止擊鼓,呈現一片墳墓般死寂。曹操懷疑趙雲故設埋伏,不敢進擊,向後撤退。趙雲營內突然戰鼓雷鳴,天地震動,用強弓射擊曹操大軍後衛部隊,曹操大軍驚駭狂奔,自相踐踏,很多人墜入漢水中溺死。第二天,劉備親自到趙雲軍營視察戰場,說:“子龍(趙雲別名)一身都是膽!”
曹操跟劉備對峙一個多月,曹操大軍官兵很多逃亡。
夏季,五月,曹操撤退,率領漢中郡所有部隊,返回長安,劉備遂完全佔領漢中郡。
秋季,七月,劉備自封漢中王,在沔陽興築高臺,由武裝部佇列陣,官屬陪伴,宣讀呈遞皇帝劉協的奏章(奏章事實上不能上達,用宣讀代替上達,表示仍居於臣僚地位,不敢自專)。奏章讀畢,行禮,接受印信,戴上王冠(跟曹操的魏王王冠——“遠遊冠”一樣)。把奏章派人乘驛馬車,送往首都許縣(河南省許昌市東),同時繳還“左將軍”“宜城亭侯”(都是曹操所表授)印信。立兒子劉禪當太子;擢升牙門將軍、義陽人魏延當鎮遠將軍,兼漢中郡郡長,鎮守漢中。
劉備返首府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任命許靖當皇家師傅(太傅)、法正當宮廷秘書長(尚書令)、關羽當前將軍、張飛當右將軍、馬超當左將軍、黃忠當後將軍,其他將領依照等階,都有擢升。派遣益州前部軍政官(前部司馬)、犍為郡人費詩,前往荊州(州政府設江陵),送給關羽前將軍印信。關羽聽說黃忠的官位跟自己相等,大發脾氣,說:“大丈夫到死也不跟老兵站在一排!”拒不接受。費詩說:“開創偉大的帝王事業,不能只用同一型別的人。從前,蕭何、曹參,跟高祖,是幼年時的玩伴;而陳平、韓信,不過是後來才投靠的亡命之徒。可是,排列官位,韓信最高(楚王),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口出